医疗援藏 | 北京医院专家倾情奉献藏区群众
西藏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以下简称西藏特培)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人社部牵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担负着培养人才助发展、凝聚人心促团结的重要使命。近期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西藏自治区人社厅主办、日喀则市人社局承办、日喀则市卫健委协办的 2023年第二期西藏特培医疗专家团基层服务活动在拉孜县热萨乡隆重启动。
活动特邀北京医院等国内顶尖医疗单位的6位专家组成专家团,奔赴在西藏高原的日喀则市拉孜县、萨嘎县、普兰县、札达县及阿里地区,进行为期一周的义诊巡诊、疾病筛查、捐赠药品、集中授课、查房指导等,特别是为艰苦边远地区和边境地区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日夜兼程地为高原各族群众和医疗基层单位送去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健康。
2023年第二期西藏特培医疗专家团基层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慧平,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侯世芳作为专家团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抵达西藏后,医疗专家们还没来得及适应西藏的海拔与工作环境就投入了西藏特培医疗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医务人员始终以人民健康为己任的大爱与担当,充分发扬了艰苦奋斗、仁爱专业的医学精神。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慧平
“海拔高境界更高”是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慧平的家国情怀。身披白衣,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肩上有责,从首都大地到雪域高原,张慧平是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的本色担当。高原心血管病是严重威胁西藏地区中老年群体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一般不适合长途转运等特点。张慧平全身心投入到西藏自治区心血管疾病与高原疾病的诊治和指导工作中,从一线诊疗到技术管理,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极大地促进了藏区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和诊疗能力的可持续提升。
通过张慧平“师带徒”式的教学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传帮带,极大地提升了藏区基层医生自身的诊疗技术水平。他以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多种形式,对藏区医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培训,同时也让当地医生不出藏就能了解到当前国内外学术前沿和发展动向。
此外,张慧平还鼓励当地医生加入国内学术组织,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术交流中去,在帮助藏区医生团队的整体医疗能力和科研素质提升的同时,也让其他地区医生加深了对西藏地区医疗水平与疾病特点的了解。他希望当地医生结合高海拔地区的冠心病患者人群特点开展科学研究,在此过程中不仅培训提高了当地医生团队整体的科研能力,同时推动了高原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长久造福广大西藏地区的各族群众。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侯世芳(前排左一)
手把手指导,面对面教授,传递的是医术,更是“种子”和希望。北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侯世芳与团队成员一起奔赴在西藏高原开展本学科的义诊,专家们尽量给当地人开展健康科普,帮助他们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疾病控制等各个领域提升健康。同时为当地基层医生进行培训,从诊断要点、规范治疗、随诊注意事项逐一进行详细讲解,恨不得将毕生所学留在这里,继续服务当地百姓。
医疗专家团队的义诊持续到每日晚上七点才结束,晕、憋、喘、累、忙,这是专家们的真实感受。但藏族同胞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印在了专家们的心里。大家聚在一起分享患者病情,总结和汇总一天工作,分析高原藏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讨论下一步健康科普的方案,以及怎么配合医院开展人员培养。如何提升西藏人民的健康福祉,成为专家团每位成员心中的沉甸甸的使命与责任。专家们关心关注乡村医疗卫生建设,推进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继续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献策出力,充分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拼搏奉献精神。
2023年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感谢每一位援藏医疗工作者的严谨、求精、敬业、奉献的从医精神,祝愿所有的医生中国医师节快乐!愿一身白衣有人知,此生无悔良医志,更加祝愿西藏雪域高原永驻蓝天白云,充满希望与安康,扎西德勒!
摘编自: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
主编:孔竞 监制:黄贵平
编辑制作:宣传处 吴一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