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二院介入科成功举办2023年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班
8月9日, 大医二院介入科成功举办大连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2023年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班,介入科主任宋磊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宋磊主任对出席会议的各位同道表示热烈欢迎,希望通过此次学术交流会议,共同展望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以及探索治疗的新思路。
学术交流环节,宋磊教授分享了《外周血管疾病腔内治疗进展》的报告,他表示,外周血管疾病作为近年来的常见病、高发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腔内治疗理念因其微创的特点,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科研转化的发展,外周血管疾病的腔内治疗会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张雪松副教授分享了《糖尿病足创面修复-血运重建一站式治疗》的报告,他从概念、病因、流行病学等方面介绍了外周动脉疾病(PAD)及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重点介绍了大医二院将创面修复与血运重建有机融合的创新模式,并展望了建立由多学科专家团队组成的糖尿病足中心的目标。
隋成旭副教授分享了《逆穿技术在下肢动脉闭塞疾病腔内开通中的应用》的报告,指出在临床应用中应充分评估血管造影及流出道情况,合理选择逆穿血管,并通过十个不同逆穿部位临床病例的讲解,展示了大医二院介入科血管介入团队在此领域内卓有成效的成果。
吴杰主治医生分享了《急性严重下肢动脉缺血介入开通需要关注的几件事儿》的报告,结合临床病例讲解了急性严重下肢动脉缺血中介入治疗的理念及运用,指出急性严重下肢动脉缺血是造成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的一类疾病,及时诊治是关键。
张亮副教授分享了《球囊在膝下动脉闭塞症中的应用技巧》的报告,结合临床病例,讲解了膝下动脉闭塞症的特点、难点、治疗器械策略及球囊需具备的特性,分享了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球囊及球囊在膝下动脉中的应用技巧。
王魁阳副教授分享了《膝下动脉闭塞腔内治疗策略之我见》的报告,通过分享临床病例,讲解了膝下动脉闭塞腔内治疗的适应人群、治疗目标、现存疑惑、方法策略、如何开通以及开通技巧。
郎琦住院医生分享了《祛栓装置在上肢动静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的报告,通过临床病例分享了各种祛栓装置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指出上肢动静脉栓塞类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重视且尽早诊治。
张丹洋住院医生分享了《下肢动脉介入术后出血病例汇报》的报告,通过回顾临床下肢动脉介入术后出血病例,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思考,总结诊治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
分享结束后,与会嘉宾进行了热烈讨论,结合临床工作经验,讨论介入治疗在外周血管疾病治疗的新进展,总结经验与不足,探索介入治疗新思路。此次会议达到了解决临床需求、促进规范诊疗、提升学术水平的目的。大医二院介入科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大力开展新技术,规范诊治,提升疑难危重病例临床诊疗水平,提高学科影响力,打造区域内外周血管疾病介入治疗诊疗中心,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END
内容:介入科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彬倩
审核: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