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科学应对季节变化,远离秋燥综合征
作者简介 /Profile/
马俊(1985—),女,主管护师,本科,上海市同仁医院血透室护士长,主要从事血液净化护理。
立秋之后,秋高气爽的感觉迟迟未来,不少人会发现鼻咽干燥、少津液,小便黄,大便硬结。情绪波动、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让人感到不适和烦躁。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这些都是秋燥综合征的表现。那么,预防秋燥综合征,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预防秋燥综合征的饮食调整
要预防秋燥综合征,需要从饮食调整、加强锻炼、精神调养等多方面进行调养。
饮食调整
为了预防和缓解秋燥综合征的症状,保持体内的水分和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勤喝水
秋季因气候干燥,人体水分较快蒸发,需要多喝水补充水分,建议每天饮水量在2000毫升左右,保持体内的水分充足。晨起服温开水1杯,可加入少许食盐或蜂蜜,以润肺养阴。
宜食用新鲜清润的蔬菜
如萝卜、莲藕、菠菜、白菜、苦瓜等。温燥的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应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状。
宜食用清凉滋润的水果
如葡萄、西红柿、柚子、梨、黄瓜等。温阳的食物如桂圆、大枣、荔枝等应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状。
饮食宜清淡
不过食肥甘厚味,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适当食用寒凉性的食物,如鸭肉、鱼、豆腐等,避免吃得过饱,特别是老年人应以少食多餐为宜。
预防秋燥综合征的运动建议
加强锻炼
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秋季运动对于预防和缓解秋燥综合征的症状具有积极的作用。
慢跑
慢跑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抵抗力,缓解秋燥的症状。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低强度的全身运动,可以调和气血和疏通经络,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缓解秋燥的症状。
瑜伽
可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性,加速新陈代谢,可以通过调节呼吸、放松身体和集中注意力来减压力和放松身心,缓解秋燥的症状。
登山
登山可以增强增加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缓解秋燥的症状。
秋季运动应以动作轻松平缓、运动量适中为主,避免剧烈运动,锻炼后如汗湿衣服,应及时擦干身体,并及时更换衣服。
预防秋燥综合征的其他措施
精神调养
精神情绪方面,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因气候干燥而引起的烦恼、不安。
保持室内湿度适中
在室内放置湿度计,根据湿度调整加湿器的使用时间和频率,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
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内不可缺乏的成分,维生素缺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复合维生素片、维生素C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改善。
保证充足睡眠
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且还需要加1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能够使身体保存能量,还可以起到预防秋燥的效果。
预防秋燥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如果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叶燕 上海市同仁医院护理部主管干事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张梦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