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疗技术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
根据超声探头感染危险度,采取合适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
1.低度危险性探头:仅接触完整皮肤,在完整皮肤上进行诊断扫描,如普通腹部超声诊断。
清洁探头+低水平消毒。
2.中度危险性探头:接触黏膜或者不完整皮肤,如经阴道或直肠的超声检查,或对感染、创伤处进行的超声检查。
高水平消毒探头+无菌保护套/膜+无菌耦合剂。
3.高度危险性探头:接触无菌组织、器官或者无菌医疗操作区域,如超声引导下的中央静脉置管、组织活检、手术等。
灭菌或高水平消毒探头+无菌保护套/膜+无菌耦合剂。
超声探头处置基本原则和要求
1.一人一用一清洁消毒/灭菌。每班次工作结束后,应对探头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并对手柄、电缆线等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2.探头消毒或灭菌前应先进行清洁。
3.任何探头的清洁、消毒或灭菌方法均应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选择的消毒剂或消毒/灭菌方法必须与探头材质相兼容,并同时达到有效的消毒或灭菌水平。
4.至少每周将探头及附件拆至最小化,彻底清洗和消毒。
5.使用中的探头保护套/膜如脱落、破损,应立即对探头重新清洁、消毒/灭菌,并重新加套/膜使用。
6.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或其他采取接触预防措施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时,应使用探头保护套/膜,并做好清洁消毒
7.探头保护套/膜不能代替探头清洁和消毒。
8.中度、高度危险性探头处置后应清洁或无菌保存,避免二次污染。
备注:
1.探头清洁时可选择含季铵盐类的消毒湿巾或不脱毛软布蘸清水擦拭,也可在流动水下冲洗。
2.流动水清洁探头时,应注意探头面朝下,电缆线在上,避免探头内部进水。
3.清洁后应及时使用吸水纸或清洁布巾擦干探头。
4.使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探头后,应使用清水或无菌水去除消毒剂残留。
5.除去探头保护套/膜时应注意不能污染探头。
6.有条件时,可考虑使用自动化、专用探头清洁消毒设备。
耦合剂的使用与管理
1.所有侵入性操作或探头接触无菌组织、破损皮肤、手术切口时均应使用无菌耦合剂,且耦合剂应为独立包装。
2.对婴儿进行超声诊断、治疗时,应使用无菌耦合剂。
3.挤压耦合剂时,瓶口不能接触探头。
4.不宜对耦合剂进行分装。
5.耦合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6.耦合剂应保存于清洁、干燥、通风处,温度<40℃。
使用耦合剂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正确区分无菌耦合剂、消毒耦合剂和非消毒耦合剂。确保侵入性操作时使用无菌耦合剂。
人员管理
1.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物后应使用流动水+洗手液洗手。
2.进行侵入性超声检查、治疗时,操作人员应戴医用外科口罩、无菌手套,必要时穿戴无菌手术衣、戴护目镜或面罩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3.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宜安排在最后检查。
环境及医疗废物管理
1.超声仪、检查床等物体表面应定时进行清洁。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等污染时,应先清除污染物,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处理。
2.床单元每班次更换,遇污染随时更换。
3.被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的耦合剂擦拭纸应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探头保护套/膜按照感染性医疗处置。
环境表面日常清洁选择清水即可,遇污染时应根据病原体不同,选择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