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健图文】突然眩晕是什么疾病?可能是……
作者简介 /Profile/
庄伟静(1979—),女,主管护师,本科,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手术室护士长,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
耳石症是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病程时间长短不一。多发于中年人,女性略多,发病突然。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图源:作者提供
什么是耳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ligo,BPPV)即耳石症,是最常见的前庭外周疾病,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伴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患者还可自觉头晕、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及振动幻视等。本病常具有自限性,但易复发。
目前,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公认的有管结石和嵴帽结石学说,即椭圆囊囊斑上的碳酸钙颗粒脱落进入半规管管腔或粘附于壶腹嵴嵴帽,引发支配该半规管的前庭神经兴奋,兴奋的电活动信号经过传导,投射到眼动神经,引起所支配的眼肌收缩,眼球震颤而出现眩晕、呕吐等临床症状。
BPPV的治疗方案包括耳石复位、药物治疗、前庭康复等,具有起效快、简单方便等优点。但易于复发,复位后易残余头晕、头昏等症状。
图源:作者提供
如何预防和应对耳石症引起的眩晕发作?
调整情绪状态
现代人工作、生活、学习压力较大,情绪压抑和紧张易造成疾病的发作。平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自我做起,传递正面、积极的信息与人生态度,学会保持乐观的心态。
图源:作者提供
调整生活作息,适当运动
熬夜工作、久坐、长久的室内活动、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不规律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导致眩晕发作。因此,要少看手机,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合理的运动。
调整状态,控制基础疾病
目前,许多研究显示,耳石症往往和睡眠障碍、维生素 D3 缺乏、缺钙、高尿酸血症、激素紊乱等有关,改善患者健康状态,可以很好地预防眩晕发作。日常应适当加强运动;对于一些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在控制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加强饮食多元化,减轻高嘌呤饮食摄入,合理控制体重,也是非常重要的。
图源:作者提供
前庭康复训练
前庭康复训练(Brandt-Daroff习服法)是一种在家中练习的耳石症康复方法。
Brandt-Daroff习服练习是1980年由Brandt和Daroff首先提出的。通过系列的头和身体运动,使人体自身减轻对诱发眩晕的刺激反应,每天不断练习, 建立中枢代偿,眩晕症状最终消失,对BPPV成功复位后存在的不明原因的残余眩晕可有效改善。
具体方法如下:
患者坐床边,快速向一侧侧卧,然后头向上转45°,在此位置停留30秒,然后坐起来30秒,再向对侧以相同方式重复。两侧交替进行,每日3次。每组动作重复10~20次,患者练习期间,如果残余的头晕症状消失,则停止练习。
图源:作者提供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专业审核: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护理部
审阅:庹焱
版式、文字编辑:朱晓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