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普通医生谢易:没有大主任的光环,却是患儿画中的“天使”
看病、带教、科研,日复一日
她已经工作13年
目前是肾内科一位主治医师
问她有没有特别的
她想了好一会儿后,认真地回答:
我就是一个普通小医生,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她是肾内科80后医生谢易,跟很多同龄医生一样,在家里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在医院是不再年轻又算不上资深的老主治。
虽然职称不算高,经历也算不上传奇,熟悉她的人却都仍不住为她点赞,认为她就是身边的好医生,小病人们也都非常喜欢这位“谢医生”“谢天使”。
她,又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
她是热心有爱的“谢医生”
也是小患儿画中的“谢天使”
在谢易的微信通讯录里,可以看到很多少家长的联系方式。因为有了联系方式,如果孩子在家有什么不适,家长都可以通过手机及时联系到她,她在看到信息后会第一时间给予回复,进行指导。
这岂不是意味着会经常被打扰?
她坦言,加了那么多家长,确实会增加很多额外的时间,但这也是治病救人的方式之一,所以值得去坚持。“孩子生病,家长一般都很焦急,尤其是孩子病情变重,或者情况紧急的时候,如果这时候能够得到医生的一些帮助,内心会有很大的宽慰。”谢易说。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她表示,工作越久,越感受到除了医学本身的帮助,其实病人和家长还需要心理层面的安慰。尤其是肾内科的病人,大多疾病较重、病程很长、经常反复,无论是家长还是病人,很难一直保持乐观,很需要我们陪伴他们一路向前。
她的这种热心,对病人的影响绝不止于帮助,有时是救命。
“多亏了谢医生帮忙,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晴晴妈妈说起谢医生,流露满满的感恩之情。
原来,晴晴是一个10岁的肾病患儿,也是谢易的老病人。一个周六,孩子突然感到很不舒服,妈妈带着孩子到医院,正好遇上就诊高峰,医院没有床位。她没有办法,就拨通了好不容易倒休在家的谢易的电话。
基于对孩子病情的了解和敏锐的判断,谢易担心孩子如果不住院会有生命危险,通过多方联系,为孩子加了一个床位。入院后,孩子的各项检查指标结果都很差,不到半天,就被送进了ICU,在及时抢救后转危为安。
谢易的热心,还不止于医疗本身。碰到家庭条件不好、无法负担医疗费用的患者,她很为他们着急,会积极帮助他们向医院申请合作基金,遇到条件特别差的家庭,她还帮助他们进行过网上筹集,还在科室里帮助筹集治疗经费,并带头捐款。
“谢谢谢医生!”热心的谢易,成为了病房小孩眼中的“天使”。几位有心的小朋友,还把“天使”画了下来,送给他们喜欢的“谢医生”。
她不止一次当过“住院总”危急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住院总”在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岗位,比较重要,又非常辛苦,有点像管家,又有点像“班头”,事无巨细、方方面面都要照顾,繁琐、复杂,是许多医生都不愿意做的工作,而谢易不止一次到这个岗位工作。
2020年下半年,她服从安排第一次担任全院住院总医师,任期半年。到了2021年初,好不容易结束了半年的琐碎,她为自己安排了几天休假,好陪一陪家人,不想又临时接到科室通知,由于人手不足,需要她顶上科室住院总的空缺。她二话没说就回到科室“顶岗”,解了燃眉之急。
“工作中只要有需要,她总能第一时间顶上。”短短一句话,包含了太多:她经常早到晚走、加班加点,大家都看在眼里;她双休日、节假日,只要有需要都能随叫随到,24小时待命;她在同事有事的时候,经常一个电话就立刻回来顶班……
在每一个被需要的时刻,从不推诿,担起身上的职责,冲在前头。
2022年底,浙大儿院迎来新冠患儿就诊高峰,急诊和发热门诊人流远超历史极值。谢易被紧急抽调到发热门诊支援。当时她自己也感染了新冠,正发着高烧不适,但她从未说“不行”,靠着一瓶退烧药始终坚持在岗。
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她一个晚上坚持看了130多个患儿,本来凌晨1点就能下班,硬是撑到了凌晨2点多。“患儿的量实在太大了,我要是能多看一个,就能减少病人的等待,更能为后夜班的同事减轻看诊的压力。”谢易表示。
这已不是她与新冠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早在2020-2021年,她就主动报名了抗疫,支援过嘉兴海宁、杭州江干区等地区。
她一直坚持着自己认为对的事不停努力着……
除了医疗,医生还要做教学、科研等工作,跟所有人都一样,谢易的时间也只有24小时,她却不十分计较时间是否都用在“刀刃”上,一直坚持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比如,带教工作在她看来很重要,她就一心一意去做,每年都要带教实习生、进修医生及规培医生数十人次,在他们资质考试很忙的时候,甚至帮助他们写病案以减轻他们负担。带教工作,其实很多人并不如此看重,因为耗时耗力却默默无闻。她却乐在其中,一直在坚持。
她对别人似乎都很慷慨,对自己却有点苛刻。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哄完两个孩子睡觉后,还要再起来查文献、写文章到凌晨。在她看来,作为一个医生,学习和看病救人一样,也是贯穿一生的使命。只有学得越多,要能更好地帮到更多的孩子。
为了提升自己的医学能力,她还到上海复旦儿童医院及香港玛嘉烈医院学习,不断吸取其他地区和医院先进的技术。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目前,她已获得浙大儿院优秀教学人员求是勤勉奖、2020年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表彰等奖项。同时,参与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共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国家发明专利1项。
谢易,可以说是浙大儿院许许多多普通医生的代表看似平凡,却始终不凡,他们没有大主任的光环,却有着普通白衣天使的光辉,医师节快到了让我们一起对他们说一声:节日快乐!
“寻找身边的好医生”持续征集中,若您有好医生推荐,您也可以留言或私信我们。此篇好医生线索由医务科提供。
组织:医务科
作者:王囤囤、木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