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母校 共话发展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教授姜春玲到吉大一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建科60周年之际,已成功举办多场多主题、多领域、多形式的周年系列活动,拓宽学术视野、助推科室发展。
8月11日,吉大一院麻醉科邀请优秀校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副主任姜春玲,与科室全体医生就科室管理、青年医师成长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经验分享。姜春玲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麻醉专委会委员,成都市医学会麻醉专委会常委,《中华麻醉学杂志》审稿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四川省科技厅多项课题,发表SCI论文近30篇,参与编写教材及专著多部。
活动中,吉大一院麻醉科副主任宋雪松代表科室全体师生对姜春玲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姜春玲近年来在医教研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做了简要介绍。
姜春玲在交流中表示,她是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95届七年制的校友,2002年从母校毕业,此次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看到了昔日同窗,倍感亲切和温暖,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吉大一院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姜春玲分享了华西医院麻醉科科室管理经验及青年医生的培养和激励制度。她从RBRVS(Resource-Based Relative Value Scale,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的考核体系入手,介绍了医师工作量的贡献计算原则以及RBRVS考核的潜在优势。
姜春玲表示,在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安全、学科发展方向和动力的重要前提下,采纳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原则,从医、教、研三方面计算员工的贡献。她强调,医疗、教学和科研必须全面发展,三项内容要有轻重缓急—以临床为本,教研强科,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相对于临床工作的RBRVS的量化,鼓励大家在临床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科研和教学活动。此外,她还展示了华西麻醉APP和手麻系统的应用以及华西医院麻醉科的考勤制度与每周的教学活动。最后,她从个人和科室发展的角度强调了当代青年医生的责任和使命并对新一代麻醉医生的职业规划提出了畅想。
此次交流活动让麻醉科的全体师生再次深刻感受到医、教、研三者齐头并进对于医生本身及科室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华西医院的科室精细化科学管理及人才培养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使科室人员对医院和科室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憧憬和期待。
活动后,宋雪松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再次对姜春玲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希望日后能与华西医院多交流、促发展,并代表科室为姜春玲送上了吉大一院文创纪念品,对其无私分享和热情交流表示感谢。
未来,麻醉科将继续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医生在聚焦临床工作的同时,能够积极投入到教学及科研工作当中,共同推动科室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不断前行。
END
来源丨麻醉科
通讯员丨侯霖
科室审阅丨宋雪松
责编丨秦楠
编审丨于姗姗
发布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