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前沿 | 2016—2020年西双版纳州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评估
中文摘要
目的
了解西双版纳州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评价乙肝预防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西双版纳州3个县(市)0~34岁健康人群对象,收集其乙肝疫苗接种史,采集静脉血,用ELISA检测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2016—2020年西双版纳州报告乙肝病例1 647例,年平均发病率35.48/10万。乙肝疫苗估算首针接种及时率为47.98%,全程接种率为55.26%。3 956名调查对象中,HBsAg和HBsAb阳性率分别为2.10%(95%置信区间:1.65%~2.54%)和65.72%(95%置信区间:65.24%~67.20%)。HBsAb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区人群高于乡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8.35、4.48,P值均<0.05)。3个县(市)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P<0.01)。
结论
西双版纳州农村人群乙肝免疫基础较为薄弱。薄弱地区应加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提高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做好乙肝疫苗免疫强化,完善慢性HBV感染者筛检、诊断、抗病毒治疗等综合防控措施。
正文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由HB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脏,也可造成多个器官的损害。传播途径主要是体液传播,如经血液、性接触等水平传播或母婴垂直传播等[1]。主要症状是恶心、乏力、食欲不振、上腹不适和肝区疼痛等,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或肝癌[2-3]。乙肝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中国慢性HBV感染人数仍然很大。根据WHO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球约有2.57亿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者,我国约为8 600万人,其中约3 200万需要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4-5]。乙肝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危及人们的健康。
目前,防治乙肝的方法是实施规范的筛查、预防和抗病毒治疗[6],其中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接种使机体产生免疫性抗体,从而保护人群的健康,是长期预防乙肝的最经济有效和耐受性最高的方法[7-8]。新生儿接种HepB后,儿童中的HBsAg阳性率已降至不足1%[9],但及时接种HepB的儿童中仍存在5%~10%不能够产生有效保护性抗体,表现为无免疫应答,仍有感染HBV的可能[10];并且HepB接种后机体内免疫保护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甚至消失[11],导致发生乙肝感染。因此,通过对人群进行乙肝抗体水平的监测工作,掌握人群的免疫状况、了解发病情况、发现免疫薄弱人群和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1材料与方法
1.1监测对象和抽样方法
监测对象:2016—2020年西双版纳州每年以县(市)为单位,分6个年龄组:8~17月龄、18~35月龄、3~6岁、7~14岁、15~24岁、25~34岁,每个年龄组不少于36人,全县(市)共调查不少于216人。根据分层整群抽样,在西双版纳州3县(市)中以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由里到外按顺时针方向排序,列出各县(市)内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名称及人口数,小于1万人口的乡、镇(街道办事处)与邻近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合并成1万人以上的1个备选抽样单位。每个县抽取3个调查乡镇。为保证覆盖更多乡镇,原则上每年的抽样将剔除之前抽过的乡镇,乡镇数较少不能满足剔除条件的除外。
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从3个调查乡、镇(街道办事处)中抽取9个行政村或居委会(社区)进行调查,原则上每年抽样将剔除之前抽过的村。
1.2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16—2020年西双版纳州乙肝发病数据;人口资料来源于西双版纳州统计局。
1.3标本采集和检测
对受检对象采集5 ml静脉血。经240×g、20 min离心,无菌分离血清2 ml。在进行现场采集后,样本使用冷藏包带冰保存,并立即将其运送至州CDC实验室进行检测。按照统一要求,收集每名受检对象的基本信息与HepB免疫史。采用ELISA进行检测,试剂采用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诊断试剂盒,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判定:临界值=阴性对照孔光密度(A)均值×2.1,若阴性对照孔A值<0.05则按0.05计算;样品A值≥临界值判定为阳性,样品A值<临界值则判为阴性。
1.4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云南省CDC设计的方案执行,并对调查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统计分析各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在现场调查开始之前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样本随机性。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 2010整理数据,运用SPSS 26.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相对数表示,并计算总体阳性率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成组设计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当总例数n≥40且理论频数T≥5时采用2×2表χ2检验,当n<40或T<1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多个样本率的比较采用行×列表χ2检验,并采用Bonferroni法调整两两比较的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体人群乙肝发病情况
2016—2020年西双版纳州乙肝累计发病患者1 6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48/10万,5年间的发病率在26.69/10万~44.04/10万范围内波动,以2017年(44.04/10万)最高,2016年(26.69/10万)最低,见图1。
2.2地区分布
2016—2020年乙肝发病率均以勐腊县最高;勐腊县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景洪市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
2.3调查人群的HepB接种情况
2016—2020年共调查西双版纳州3个县(市)0~34岁对象3 956名,首针接种及时率为47.98%(1 898/3 956),全程接种率为55.26%(2 186/3 956),见表2。
2.4调查人群HBsAg和HBsAb阳性率的分布特征
2016—2020年西双版纳州3 956名调查对象中,检出HBsAg阳性83人,阳性率为2.10%(95%CI:1.65%~2.54%);HBsAb阳性2 600人,阳性率为 65.72%(95%CI:65.24%~67.20%)。各年份HBsAg阳性率和HBsAb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24.14,P<0.05)。其中,2020年HBsAg阳性率最高,2019年HBsAb阳性率最低,见表3。
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607),而男性的HBsAb阳性率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5,P<0.001),见表4。
3县(市)的HBsAg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P=0.003),勐腊县人群的 HBsAg阳性率最高;而各地的HB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5,P=0.153),见表5。
城区与乡镇人群相比,HBsAg阳性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P=0.449),而城区人群HBsAb阳性率高于乡镇(χ2=4.48, P=0.034),见表6。
3讨论
2016—2020年西双版纳州乙肝年均发病率为35.48/10万,高于2015—2019年云南省乙肝报告发病率(33.19/10万)[12]。一方面,勐腊县与老挝、缅甸接壤,正式和非正式口岸、通道繁多,边民来往频繁,可能造成发病率一直较高;另一方面,西双版纳州尤其是景洪市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人口流动性较大,人口构成复杂,可能是造成景洪市乙肝发病率逐年上升的原因;有研究显示,HepB免疫后人群有5%~10%不产生保护性抗体或抗体水平很低[13-14],同时血液制品的不规范使用也会增加乙肝感染和发病风险。各年发病率在26.69/10万~44.04/10万范围内波动,2016年(26.69/10万)最低,这可能与云南省2015年开始实施新版乙肝监测方案、进一步规范乙肝报告有关[15]。
从HepB接种情况来看,2016—2020年西双版纳州共调查3 956人,5年间全程接种率为55.26%;估算首针接种及时率为47.98%,均以2020年(65.03%、56.94%)最高,2019和2020年呈明显上升趋势,提示近年来按免疫程序实施预防接种的相关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6]。但被调查者中仅2 186人(55.26%)按免疫程序完成3剂次HepB接种,1 898人(47.98%)完成出生当日和第2天接种首针HepB,接种率较其他地区偏低[17-18]。
HBsAg和HBsAb的检测结果显示,2016—2020年西双版纳州3 956名调查对象中,HBsAg阳性率为2.10%;HBsAb阳性率为65.72%,5年间HBsAb阳性率在59.77%~71.30%范围内波动。从性别分布看,男性的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可能是因为男性社交频繁度高于女性[19],自身恢复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低于女性[20-21],不注意个人卫生[22],抽烟喝酒机会多,肝脏负担大[23],暴露和自然感染机会增加;而男性HBsAb阳性率较高可能源于感染导致抗体水平增高[24-25]。
城区人群HBsAg阳性率略低于乡镇,而HBsAb阳性率则高于乡镇,可能与农村乡镇地区卫生条件较差、缺少乙肝防治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民众乙肝防护知识水平不高、缺乏防患意识有关,但由于城区调查人数较少,因此该数据仅提示了可能趋势。
景洪市HBsAg阳性率最低,提示景洪市HBV感染率低;勐腊县最高,结合2016—2020年每年发病率也均以勐腊县最高,可能是由于该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019年之前属于贫困县,民众防患意识薄弱;同时,勐腊县边境线在3县(市)中最长(740.8 km),人口流动性大,流动人口复杂也是造成勐腊县乙肝免疫保护薄弱的原因。
综上可知,西双版纳州乙肝发病仍处于云南省较高水平,不同地区的HBsAg阳性率和HBsAb阳性率以及男女HBsAb阳性率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全州应继续做好HepB常规免疫接种,固牢乙肝免疫屏障;重点关注高风险人群,及时进行免疫接种;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群知晓率和防范意识,提高HepB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完善慢性HBV感染者筛检、诊断、抗病毒治疗等综合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略)
作者
赵双燕1 李欣璐2 李立群3 陆大卓1 张建中1 李海艳4 李园园4 胡筱莛3
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景洪 666100;2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昆明 650500;3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昆明 650034;4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科,景洪 666100
赵双燕和李欣璐对本文有同等贡献
通信作者:胡筱莛,李园园
引用本文:赵双燕, 李欣璐, 李立群, 等. 2016—2020年西双版纳州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评估 [J].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3, 46(3):141-145.
DOI: 10.3760/cma.j.cn311962-20220902-00058
撰写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校稿 | Gddra
编审 | Hide / Blue sea
编辑 设计 | Alice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