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肺毛玻璃结节穿刺未见癌,这样的报告可信度有几分?

2023-08-15 13:38

多此一举的肺穿刺,没有带来任何的处理变化,而仅仅徒增胸膜复发机率和出血窒息风险。

2016年诊出全国恶性肿瘤排行榜中,肺癌高居榜首,82.8w,比第二名结直肠癌40.8w,高出不止一倍。

而随着CT筛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癌得以在早期发现。

很早期的的肺癌,很多表现都不太典型。

一方面是体积小,一方面是实性成分少,有的甚至没有实性成分,而呈现一种纯毛玻璃一样的改变。

CT上,针对这种早期肺癌多见的特殊影像学表现,给了一个专门的称呼,也就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毛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O)。

28931692054554554

针对这种类型的毛玻璃结节,目前的主流处理策略,主要是随访及手术。

因为长期随访条件下,结合结节的密度、形态变化,有助于判定结节的性质,如考虑恶变,即可提前采取手术干预。

可近年来,有一种观点却在肺结节人群中悄然播散:

得了肺结节何必随访,何需担心受怕,只需要在CT下做个肺穿刺活检明确一下就可以了。

可是,肺穿刺,真的就这么准吗?如果肺穿刺到恶性,那这个恶性的诊断肯定能坐实。但是如果肺穿刺未见恶性证据,那这个诊断就不一定了。它依然有可能是恶性,只不过没穿到而已。

那么,这个假阴性率到底有多少?

所谓假阴性率,就是穿刺告诉我们是阴性(良性),但实际结果却是阳性(恶性)。

因此,穿刺的阴性结果是假的,也就是假阴性率。

经皮细针穿刺的假阴性率

2016年,一个韩国学者汇总了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医学院附属医院近8年的肺穿刺结果(2005.3-2012.12)。

筛选那些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而穿刺阴性的患者纳入研究。

为了明确病灶的真实性质,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或至少2年以上的随访评估。由此,筛选得到222名穿刺阴性的研究对象。在这里面,有115名研究对象最终被判定为恶性。假阴性率高达51.8%。

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病灶影像学特点与假阴性率密切相关。

在校正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含毛玻璃成分的亚实性病灶中开展穿刺的假阴性风险,是实性病灶的5.6倍(P = 0.009)。

经皮粗针穿刺的假阴性率

可能有朋友会发问,郑医生,我们现在很少用细针穿刺了。

因为,细针穿刺获得的组织量比较少,理论上说,更容易产生假阴性率。

临床上基本都用粗针穿刺了。那会不会更好一点呢?让我们看几组数据。

第一个研究依然在韩国开展。在1999.1到2011.11期间,韩国蔚山大学医学院曾为290名患者进行过305次肺粗针穿刺,以定性他们体内不足1cm的肺结节性质。所有病灶均接受手术切除。

以手术切除标本病理为金标准的情况下,总体患者假阴性率12.0%(11/92)。

进一步亚组分析中,实性病灶假阴性率6.4%(5/78);混合实性病灶假阴性率41.6%(5/12);纯毛玻璃病灶假阴性率50.0%(1/2)。

第二个研究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

作者纳入2009.7-2013.6期间在麻省总医院接受肺穿刺的纯毛玻璃或混合毛玻璃肺结节。

结节的最终性质经手术或随访确认。

最终,在12个穿刺阴性患者中,有6个确诊为肺癌。假阴性率50%。第三个研究则来自中国台湾省,台大医院。

研究纳入2004.1-2010.2期间在该院接受CT引导粗针活检的患者。

目的结节均为不足3cm、且毛玻璃成分>50%的可疑结节。

所有结节接受手术切除获取病理。最终,纳入43名患者。其中,穿刺阴性患者3例,其中2例最终确诊肺癌。假阴性率66.7%。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即便在最新、获取组织最多的粗针活检中,依然存在相当机率的假阴性率。

结合前文,粗针穿刺在可疑毛玻璃结节的假阴性率高达41.6%~66.7%。

但是,在前文的研究中,纳入的肺穿刺对象都是筛选过的。

比如,来自台湾的那项研究中,所有结节均随访至少3个月以上。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在许多场景中听到的那种肺穿刺,它的假阴性率只会更高。

比如下面这个:

“医生,我最近的CT发现了一个毛玻璃结节”

“哦,没事,过来我给你穿一下,看看它是什么再说”

穿刺作为可疑肺结节的诊断方法,它最重要的价值,就是为那些不需要处理的良性患者豁免有创手术。

而这个,对毛玻璃结节而言,却正是它的软肋所在。

当我们把杨家枪的铁枪头换成奶嘴,那还有价值吗?

正因此如,郑医生十分不解,这种鼓吹毛玻璃结节肺穿刺的医疗行为。

正如下图所示,多此一举的肺穿刺,没有带来任何的处理变化,而仅仅徒增胸膜复发机率和出血窒息风险。

36351692054554795

穿刺有癌,我是真信,真怕;穿刺没癌,我真不信,更怕。所以,可疑肺结节,只要有毛,就别穿刺。

参考文献:

1. Predictors of False-Negative Results from Percutaneous Transthoracic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An Observational Study from a retrospective cohort. Yonsei Med J 2016 Sep;57(5):1243-1251.

2. Percutaneous CT-Guided Aspiration and Core Biopsy of Pulmonary Nodules Smaller Than 1 cm: Analysis of Outcomes of 305 Procedures From a Tertiary Referral Center. AJR Am J Roentgenol. 2013 Nov;201(5):964-70.

3. Determining malignancy in CT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e biopsy of subsolid lung nodules: Is core biopsy necessary? Eur J Radiol Open. 2019 May 4;6:175-181.

4. Percutaneous 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coaxial core biopsy for small pulmonary lesions with ground-glass attenuation. Thorac Oncol. 2012 Jan;7(1):143-50.

内容来源:郑正有词话肺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肺结节,阴性率,肺毛,穿刺,病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