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医文化科普系列】儒家思想与中医
2023-08-12 10:28
淄博市中心医院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占有统治地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便一直被历代奉为正统思想,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并被大力提倡。经过两千多年的渗透,它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长期制约着华夏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它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诸多领域,诸多方面和诸多阶层,也影响到医家的思想和中医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是祖国传统医学,中医的理论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均与儒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儒家的最高思想是“仁”,从古至今医生行医的目的都是济世救人。三国时期名医董奉居家行医,为人治病不取分文,只要求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五株,轻病愈者栽杏一株,日久而成杏林一片,“杏林春暖”便成了称赞医生美德的专用词。医圣张仲景生活于东汉末年,连年战乱,各地连续爆发瘟疫,他发奋研究医学“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相传张仲景在长沙做太守时,访病施药,大堂行医。明末名医吴又可,遇瘟疫流行时,为了救治更多的病人,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到疫情严重的地区,千方百计为患者诊治。
正如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中所说“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正是儒家思想和医生医术相结合的最高境界。
供稿:中医科 李一鸣
编辑:陈圆
审核:宣传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儒医,中医,科普,瘟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