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杨秀滨团队研究证实,微塑料已入侵人类心脏

2023
08/12

+
分享
评论
生物世界
A-
A+

内器官中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令人担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充分了解微塑料对人类心血管系统以及心脏手术后预后的影响。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微塑料(Microplastics)这一概念早在2004年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 Richard Thompson 在 Science 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泛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微塑料已成为当前国际上重点关注的新污染物之一。 人类对环境投之以塑料废弃物,环境报之以微塑料。如今,这个报复就在眼前——微塑料已遍布全球,无处不在。它们远在“天边”:远到罕无人迹的南极洲冰原,深到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高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又近在眼前:环境中的微塑料早已渗透到我们的食物、空气和水中,甚至是我们身体内。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杨秀滨教授、华琨等在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Detection of Various Microplastic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对接受心脏手术的人进行的初步研究显示, 许多心脏组织中存在微塑料 ,研究团队表示, 有证据表明是在手术过程中意外引入了微塑料。 36951691795343159

微塑料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研究表明,它们可以通过口、鼻和其他体腔进入人体。 然而,许多器官和组织是完全封闭在人体内的,科学家们缺乏关于这些内部器官可能接触微塑料及其影响的信息。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想进一步调查这些微塑料是否可以通过间接或直接接触进入人体心血管系统。研究团队收集了15名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脏组织样本,包括了心包样本6例、外膜脂肪组织样本6例、心包脂肪组织11例、心肌样本3例、左心耳样本5例,以及术前术后静脉血样本7对。 然后,研究团队用激光直接红外成像分析这些样本,在这些心脏组织样本中发现了9种微塑料颗粒,最大直径为469微米,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在术前和术后血液样本中检测到9种微塑料颗粒,最大直径为184微米,并且在手术后血液中微塑料的类型和直径分布发生了变化。此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左心耳、心外膜脂肪组织和心包脂肪组织中的存在不能归因于手术期间的意外暴露,这位人体心脏中存在微塑料提供了直接证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手术对微塑料引入的影响以及微塑料进入内脏器官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44241691795343291

尽管这项研究检测的样本数不多,但研究团队表示,该研究提供了初步证据,证明各种微塑料可以在心脏及其最内层组织中积聚并持续存在。这项研究结果还表明,侵入性医疗行为是一种微塑料暴露途径,提供了微塑料直接接触血液和身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途径。 研究团队总结道,体内器官中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令人担忧,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充分了解微塑料对人类心血管系统以及心脏手术后预后的影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首都医科大学,杨秀滨,微塑料,心脏,脂肪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