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老伯肺上破个洞!呼吸科医生用心脏封堵器成功为气管“打补丁”

2023-08-11 10:11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支气管胸膜瘘是一种存在于在支气管残端和胸膜腔之间的异常通道,是外科手术(包括肺叶切除、肺段楔形切除等)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

如果衣服上破了一个洞可以打补丁补上,可如果肺上破个洞该咋办呢?

60岁的李老伯最近就遇到了这个烦恼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黄建安教授的带领下,季成主任医师团队成功使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为李老伯进行了支气管手术残端瘘封堵术,堵住了支气管残端瘘口。这是该项目技术在我院首次开展,手术取得了成功!

47651691710960465

李老伯1年前做了胸腔镜下右下肺切除术。2022年8月老伯因为反复发热去医院就诊,经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下叶基底段(手术残端)存在一个小洞,也就是支气管胸膜瘘,在外院予自体血及明胶海绵封堵瘘口后有所好转。2022年12月老伯又出现右侧膈下脓肿,引流后控制。

今年6月27日,老伯再次出现高热,伴有大量脓臭痰,反复发作让他十分痛苦。于是老伯与家人来到苏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胸部CT提示右侧液气胸较前进展,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老伯的右下肺基底段手术残端开口破了个大洞,洞口直径在9mm左右,洞里还有许多脓液,导致老伯高热不退的元凶就是这个支气管胸膜瘘。老伯的脓液培养为多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在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季成也在思考该如何修补老伯的这个“洞”。

14961691710960665

26601691710960738

胸部CT上支气管胸膜瘘

33971691710960863

支气管镜下右肺下叶基底段瘘口

支气管胸膜瘘

支气管胸膜瘘是一种存在于在支气管残端和胸膜腔之间的异常通道,是外科手术(包括肺叶切除、肺段楔形切除等)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由于失去远端肺组织的自洁功能,外界病原微生物长驱直入,导致胸腔内反复慢性感染,患者往往苦不堪言,是临床治疗中“难啃的硬骨头”。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再次手术缝合、介入治疗以及保守治疗。

李老伯的瘘口距离右肺下叶基底段开口太短,仅仅只有8毫米,周围组织又存在感染、发热,加上基础疾病复发,一般情况又差,没有条件再次进行外科手术。保守治疗需长期带(胸)管(引流)生存,且仅仅只能被动引流,不能解决感染诱发因素。支气管镜下封堵残端瘘包括封堵剂和封堵器两类,但由于李老伯的瘘口大,位置处于三叉路口,治疗团队很快否定了封堵剂(如采用自体血、凝血酶、凝胶海绵、OB胶)以及硅酮支架、单向活瓣等常用的介入手段,该怎么办呢?这么大的瘘不仅困扰着李老伯,同时也让团队感到非常棘手。

季成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外有使用心脏房/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报道,经过仔细斟酌推敲,结合患者影像、镜下表现,决定尝试采用室间隔封堵器封堵瘘口。随后,季成立即向科室主任黄建安汇报了该方案。在黄建安主任的主持下,该方案在科内进行讨论并获得一致通过。

这是该项技术在我院首次开展,得到了所在科室、医务管理处、麻醉手术科的大力支持。在黄建安主任的合理安排下,季成团队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程绪杰的现场帮助。2023年7月20日,季成在支气管镜的引导下,顺利将封堵器推送并释放至支气管残端瘘口,并完美保留了右中叶的开口,李老伯的“洞”被成功堵上!

31551691710961217

封堵术后复查支气管镜

术后老伯体温也得到控制、痰液明显减少,再也没有刺激性的咳嗽,引流瓶中的气泡也越来越少,李老伯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术后第4天,李老伯复查了支气管镜,封堵器在位良好。术后经胸腔闭式引流管对脓腔进行反复药物冲洗及充分引流,目前正康复中。

房/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

房/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支气管胸膜瘘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避免了开放性手术带来的创伤,同时也节约了医疗成本。该技术的开展与成熟应用将为不适合其他封堵治疗或治疗失败的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钱慧雯

审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季成

编辑:宣传统战处  冯元

审核:党委办公室、宣传统战处  范嵘

文中部分素材源自摄图网版权归其所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危重症医学科,支气管镜,封堵器,呼吸科,胸膜瘘,气管,心脏,瘘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