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手术机器人帮助切除肿瘤
文章来源:广东省人民医院;编辑:章雨晴 转载要求:请在文首标明文章来源,可直接转载
MedRobot
据MedRobot了解,广东省人民医院近期借助手术机器人完成一例胰腺囊肿瘤切除手术,该院胰腺中心在陈汝福教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优势,已常规开展所有保留器官和功能的胰腺手术,获得了满意效果。MedRobot转载公众号文章供读者参考。
# 病例介绍
胰腺手术是普通外科中最复杂且风险最高的手术之一,被誉为腹部手术中的"明珠"。常见的胰腺癌手术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脾切除术和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这些手术涉及的切除范围广泛,涉及多个器官,术后常常会引起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如胰源性糖尿病、胰酶缺乏导致消化吸收不良等问题。而对于胰腺良性肿瘤和低度恶性肿瘤,保留器官和功能的胰腺手术可以更多地让患者获益,因此日益受到推崇。我院胰腺中心在陈汝福教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优势,已常规开展所有保留器官和功能的胰腺手术,获得了满意效果。
28岁的陈女士(化名)2年前体检意外发现胰腺钩突部位生长了一个直径约4cm的肿物,考虑为胰腺囊性肿瘤。
这是一种偏良性的肿瘤,如果处于胰腺体、尾部,可以做部分胰腺切除,术后复发率非常低,然而,如果肿瘤位于胰头部位,手术方式往往会选择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种术式切除范围大,术后并发症风险高,且会影响远期生活质量。
陈女士辗转多家大医院,都被告知如果要手术切除,需要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陈女士犹豫了两年时间,一直无法下定决心接受手术。
听说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的陈汝福教授是胰腺外科领域权威专家,陈女士寄予了希望,前来咨询治疗。陈汝福教授带领的多学科团队在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后,决定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的胰头切除术,以尽量减少手术创伤,最大限度完整切除肿瘤,最大程度保留器官功能和降低对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
手术中,陈汝福教授团队充分发挥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优势,如超高清3D图像放大效果、机械臂的灵活性以及图像自动过滤抖动等特点,成功进行了淋巴结清扫、胰肠、胆肠、胃肠吻合等微创精细操作。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仅约50毫升。
多学科手术团队
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即可拔除气管插管,转入普通病房。术后第一天,陈女士已经能下床活动,术后不到10天就顺利出院,出院时恢复良好,自我感觉进食、消化等各方面与术前无异。
陈教授与康复的陈女士出院前留念
# 手术简介
“这一术式(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只切除胰头而不切除其他器官,既能完整切除病灶,又保留了上消化道器官的完整性,对患者术后生活影响较小,术后不易产生并发症,而这种手术方式的难度也远高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陈汝福教授介绍,“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腹腔镜机器人平台,是目前最为先进的腹腔镜微创系统,结合机器人的优势,更能够提高此类手术的成功率,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和手术疗效。”
据悉,除陈女士的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外,借助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技术,陈汝福教授团队已经常规开展了多个保器官、保功能的高难度精准手术,包括: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适用于胰体尾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是目前胰腺外科机器人手术应用最多的术式之一,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更加精细地分离切断胰体尾和脾动静脉之间的细小分支,大大提升了保脾成功率,使病人获益;
胰腺肿瘤局部切除术:包括胰腺肿瘤剜除术等,适用于较小的胰腺良性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低度恶性肿瘤,达芬奇机器人胰腺局部切除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胰腺组织和功能,避免主胰管的损伤,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远期疗效良好;
胰腺中段切除:适用于胰颈体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只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前后部分胰腺,机器人系统具备高清视野和高稳定性,能够精准分离切除段胰腺与周围脾动静脉等血管,保证手术高成功率。
术前影像学三维重建精准评估肿瘤(红色箭头指向的黄色区域)与周围血管关系
针对良性和低度恶性胰腺肿瘤,陈汝福教授带领团队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案,利用机器人系统3D高清精准的优势,开展各项保留器官和功能的胰腺手术,已经累计200余例,不仅使患者术后得以快速安全的康复,还能得到更多远期生活质量获益。 他强调,作为外科医生,他们一直致力于在最小创伤和最佳愈后效果之间帮助患者。目前,胰腺中心团队的微创手术率超过95%,并掌握了所有的胰腺微创手术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个体化选择,应用传统腹腔镜微创技术或者机器人手术。“医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惠及的是患者。我们将持续探索,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陈汝福教授将继续带领团队,不断追求在胰腺癌诊疗方面的个体化精准诊疗,力争推动胰腺癌诊疗迈向新的高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