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投票|2022-2023年度“仁心仁术医师奖”和“仁心仁术医师青年奖”评选投票开始啦!
为进一步弘扬“仁术济世”的仁济精神,激励广大医师爱岗敬业,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改善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仁济医院开展“仁心仁术医师奖”评选活动,评选2022-2023年度医教研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优秀医师。
经科室推荐、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讨论,现产生“仁心仁术医师奖”候选人20名、“仁心仁术医师青年奖”候选人10名。
“仁心仁术医师奖”候选人风采
(按姓氏笔画排序)
01王吉林
42岁,中共党员
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2020年仁济医院新冠隔离病房第一组组长,第一个入驻隔离病房。2023年4月作为第11批援疆专家入驻喀什,开始一年半的援疆工作。发表SCI论文20多篇,2016年当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主持国自然基金一项。担任教学秘书多年,主管的消化系统(临床)课程被评为2021年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019年荣获上海交大医学院课程思政竞赛一等奖,仁济医院优秀教师,渥太华学院CBL竞赛二等奖。担任上海市消化内科专科联盟秘书长,联盟当选为2023年优秀专科联盟。
02 孙亚蒙
48岁,民盟
脑血管病中心 主治医师
1998年毕业进入仁济医院工作至今。2019年赴UBC附属温哥华总院神经外科访学神经介入技术,2021年5月起在仁济南院脑血管病中心工作。在中心主任支持、带领下负责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动静脉桥接和直接取栓工作,建立了高效的急性脑血管病绿色通道以及脑血管狭窄的筛查和介入治疗流程,致力于脑血管疾病的规范化、精细化治疗。已独立完成各类脑血管介入手术900余台,手术技能精益求精。依托中心平台,承担和参与课题申请3项。2年来为我院脑血管疾病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03 刘宝林
54岁,中共党员
全科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全科医学科行政副主任。2022-2023年先后赴周浦医院支援抗疫及主管东院区新冠亚重症病区工作。身先士卒,奋战一线,多次加班加点抢救危重患者,效果显著。坚持认真规范进行教学活动,承担多项教学任务,副主编《老年医学新概念》一书出版。担任支部组织委员、部门工会主席,积极组织支部主题教育活动,获得医院年度“优秀党支部”奖励。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家庭医生分会常委、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慢病防治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参编《高脂血症》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科技奖(科普奖)。
04 刘黎
49岁,中共党员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立足于急诊临床工作,全面配合医院及科室的改革及发展部署。2022年全程参与3月份两次急诊的封闭工作,及近三个月的闭环工作,身先士卒,一方面做好临床工作,一方面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在疫情期间,刘黎还能主动联系党员群众,了解他们的困难。在复工复产中,面对“扩容”的急诊病房,也和其他医生一起加快周转,并且想办法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病区的各项指标。在12月突如其来的医疗高峰,刘黎在“阳”后仅休息3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05 庄治国
45岁,中共党员
放射科,副主任医师
深耕临床一线20年,带领乳腺影像团队在乳腺肿瘤的影像诊断和介入诊疗方面不断探索,推进开展磁共振引导下的乳腺病灶徒手穿刺定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每年为近千例肿瘤患者提供全周期影像评估。曾赴日喀则市及对口县参加上海市卫健委主办的义诊帮扶活动。在“仁济科普”发表多篇科普文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交大医工交叉研究基金等课题,发表论文20多篇。近来获仁济医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等称号。
06 李亚琴
43岁,群众
儿科 主治医师
担任南院区儿科主治医师。在医疗上,深耕儿童呼吸领域,以儿童喘息性疾病为专业特色,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注重临床实践,运用生物靶向技术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开展不同年龄层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个体化治疗。2022年疫情期间奔波于定点医院、方舱及援琼医疗队,履行医生天职。近4年,申报完成区科委课题1项,发表SCI论著4篇。作为教学秘书,按时按质超量完成各项教学事务,参编著作1本。多次获评优秀大组长、优秀带教老师、优秀教学秘书称号,获2019-2020院三八红旗手称号。
07 陈向锋
46岁,中共党员
生殖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在思想上,作为党支部委员,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患者为中心,成为思想过硬的医生。在业务上,主攻男性不育显微外科、男性生殖内分泌、环境/遗传因素在男子不育症中的作用及影响机制,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主译英文版专著4部。作为精子库负责人,积极开展和优化各项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参加本院生殖中心及上海市辅助生殖培训基地的各项教学工作,取得学员们的一致好评。作为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主持和参与编写了诊疗指南/共识以及卫生标准/技术规范15部。
08 辛玫
37岁,中共党员
核医学科 主治医师
活跃在核医学科医、教、研等各个岗位。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入选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交大医学院2020年“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培训班结业。荣获第四届中美核医学大会BEST CSNM ABSTRACT-EXCHANGE PROGRAM AWARD,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全国教师授课比赛二等奖,仁济医院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学会工作先进个人,仁济医院教学先进个人,2022年交大医学院PBL案例大赛外文组二等奖,2022年仁济医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三等奖,仁济医院首届“仁”人科普创造营“十佳科普优青”,2023年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十佳科普作品”等荣誉。
09 杨春喜
47岁,中共党员
骨关节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专注于为仁济医院广泛引进和开展关节运动医学新技术,并进行创新性发展。重点开展肩与膝关节的运动医学外科治疗技术:肩袖修补、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置换、髌骨脱位矫正、HTO截骨等。在肩关节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均有一定进展。全年手术例数在科室前列;教学上为科室培养带教了专业团队,且每年主持举办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肩关节镜技术精训班”,为国内多家单位培养肩关节专科人才;科研上专注肩袖损伤修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1项、上海市卫健委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19篇。新冠疫情期间,积极进入新国博方舱执行抗疫任务,并完成1项新冠病毒空间分布研究。
10 金叔宣
49岁,群众
心内科 主任医师
从医二十五载,深耕临床,兼顾科研教学,医风严谨。年均个人手术量位居前列,以复杂病患高成功率,极低并发症深受好评,屡次被评优记功。带领团队开创心肌病介入,ECMO下复杂冠脉介入治疗等多项国内先进高难度术式。作为心导管室主任,遵从法规健全手术流程,保障医疗生产安全高效。在防疫等紧急情况下协调各方迅速建立应对机制,挺身而出与团队冲在急危症救治一线。围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问题展开研究,目前担任多个国家级及市级学会学组委员、副组长及常务委员。作为完成人,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1 周春
37岁,群众
创伤骨科 主治医师
2012年毕业后就职仁济医院,作为创伤骨科医生,11年如一日参与各类创伤急诊病人一线救治,工作兢兢业业,对待病人耐心细致,曾代表仁济医院参加市卫计委、总工会、团市委联合主办的上海市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仁济医院获上海市团体一等奖,个人获上海市二等奖);疫情期间,参与科室抗疫一线工作及支援内科急诊工作;作为科内教学秘书,每周组织小讲课、病例讨论等教学活动,对年轻医生掌握骨科知识和技能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曾被评为仁济医院优秀带教老师。
12 赵兵
44岁,群众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他长期负责急重症脑血管病的外科救治,参与危重孕产妇的抢救工作,获得3次手术技能全国优胜奖和创新奖,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他指导了10余名研究生和住培专培医生,并荣获教学先进个人奖。在脑动脉瘤破裂防治重要临床问题上,他主持了8项科研项目,开展了3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参编了6本著作和首部中国脑动脉瘤诊疗指南。他获得了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2项医学科技奖,一直践行仁心仁术精神,为患者的生命健康贡献力量。
13 赵延华
49岁,群众
麻醉科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20年,擅长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困难气道处理等技术,每年负责完成骨科、神经外科、肝移植等手术麻醉2000多例。承担规培医师带教等教学任务,担任仁济临床医学院及渥太华-上海交大联合医学院讲师,是上海市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官库成员。参与多项科研任务,以第1作者在国内外发表核心期刊论著和SCI论著近20篇。参与编写《现代麻醉学》、《心血管麻醉与围术期处理》等专著。参与并高质量完成20多项药物临床试验,协助多项新药临床研究顺利通过国家药监部门的核查。脚踏实地、乐于助人,多年来热心资助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业;新冠疫情期间积极投身社区志愿者活动,为抗击病毒而努力。仁心仁术、爱岗敬业、扶弱济困,始终是其从医做人的信念。
14 施君
50岁,中共党员
妇产科 主任医师
从医26年来,“仁术济世,勇于担当”是她在医、教、研工作中的奋斗信念。临床医疗宗旨“一切为了病人”,擅长微创手术,单孔手术视频获2018亚太APAGE大赛第二名;热爱教学,擅长编写中英文版PBL教案,近2年获交大医学院大赛特等奖1次和一等奖2次;充分重视临床研究,妇科恶性肿瘤与VTE诊治的研究结果已初有成效;担任妇科病区和宫腔镜中心负责人以来,主动配合医院渡过疫情难关,重视重点病种的优先收治政策,大力推广“无麻醉免扩宫”宫腔镜技术, 吸引全国各地的疑难患者。
15 袁凯
40岁,中共党员
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2008年加入仁济血管外科后,积极完成各项临床工作,为人热情,乐于助人,2014年至今担任南院区血管外科大组长,完成病区日常及门急诊工作,擅长各类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治,特别在疑难血透通路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同时完成渥太华医学院教学任务,并荣获”仁济优秀带教老师”。期间发表SCI论著3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并完成区级课题一项。2022年新冠期间,响应医院号召,积极参与南院区定点医院救治工作。
16 高钢龙
45岁,中共党员
胆胰外科 副主任医师
热爱工作,专业技能好,同时注重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9篇。医德医风好,展现了“仁术济世”的仁济精神。2022年积极到方舱医院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待的任务。2023年至云南省大姚县人民医院支边半年,作为援滇医疗队队长,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受到人民群众地热烈欢迎和大姚县人民医院地高度赞赏,被聘为大姚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授予“优秀援滇个人”光荣称号。
17 龚宇华
47岁,中共党员
口腔科 主治医师
临床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口腔诊疗经验。是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委员,口腔基础专委会委员。能够积极倡导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各年龄段的错颌畸形矫治及早期的阻断矫治,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和科室同仁共同完成数例疑难杂症的多学科合作治疗。撰写科研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2篇。承担临床本科生口腔错颌畸形的授课任务。作为一名党员,其始终立足本职,乐于奉献。化平凡为不平凡,以至精志诚守护人民健康。
18 梁馨月
39岁,中共党员
老年科 主治医师
作为老年科特需病房和现职干部健康管理团队的核心骨干,不仅致力于提高医疗质量,勇于接受各类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治挑战,同时还兼有高质量服务的工作理念,深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专攻老年骨质疏松症领域,开设老年骨质疏松专病门诊,积极投身于科普宣传,凭借她的工作热情及专业技术积累了很多病人的信任。并在骨质疏松及肌少症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她还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曾获得模拟教学案例撰写比赛一等奖、仁济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19 谢波
46岁,民革
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作为一名专科ICU医生,谢波十几年来一直耕耘在心血管重症的临床第一线,成为了近两万例心血管手术患者和危重患者的“生命守护神”。他在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他都会守护在危重患者床旁,只有患者转危为安了才会离开。他作为执笔或主要参与人,编写了十余部心脏重症领域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并且负责编写了中国心脏重症学科建设规范。目前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华医纵横榜”心脏重症特殊贡献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六完成人)等奖励。
20 董莹
49岁,群众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作为内分泌科临床资深“老医生”,在当前的医疗大环境下,将慢病糖尿病在三甲医院的诊治和管理层面,于仁济内分泌率先作出了大幅度的改革。在南院门诊建立“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简称MMC)”。作为科室MMC的主要负责人,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推动MMC新型诊疗模式。打造“一个中心、一站服务、一个标准”的糖尿病诊疗新模式。发挥三甲医院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院专科医疗水平。门诊工作同时带教社区医师,定期开展小讲课,病例讨论等教学活动,提升社区医师的内分泌专业知识和能力,帮助社区培养具有糖尿病专科能力的全科医生。在社区工作中,得到了社区医院领导、社区医师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仁心仁术医师青年奖”候选人风采
(按姓氏笔画排序)
01 叶太阳
40岁,群众
妇产科 主治医师
爱岗敬业,以仁心仁术认真对待每位患者。自21年初即主动增开周六专病门诊,方便都市上班族就诊。手术量居同级别医师前列,近三分之一为周末加班手术。钻研微创手术技术,23年荣获全国妇科单孔手术视频大赛三等奖。作为妇科病区大组长,协助协调病区各类事物,确保病区医疗安全。疫情期间,在病区患者接到疾控隔离信息后,自驾护送患者居家隔离,化解病区防控风险。去年底感染高峰期间,主动为同事调班顶班,彰显仁爱精神。
02 许丽
34岁,中共党员
超声医学科 住院医师
日常工作中踏实肯干,热情诚恳对待每一位患者,与临床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以第一及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3篇,参与国自然面上、市科委,申康项目各一项。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她积极加入到南部院区定点医院工作,为患者提供床边超声检查。先后荣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上海市优秀住院医师”、“仁济医院优秀住院医师”等称号。
03 曲新华
37岁,中共党员
骨关节外科 副研究员
骨关节外科科副主任,博导,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擅长微创关节置换术、肩膝关节镜等四级手术。聚焦“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在该病早期快速精准诊断、致病顽固细菌清除、机体局部免疫增强、感染缺损修复重建等方面攻克了系列临床难题。近5年以第一/通讯 (含共同) 发表SCI论文38篇(14篇IF>10)。获国家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9项人才计划或基金;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二等)、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骨科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学者等荣誉。
04 陈隽
36岁,中共党员
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10年如一日扎根于临床一线,累积了数千例颈部手术经验,兢兢业业,勇于创新。19年在仁济医院率先开展了经口腔镜甲状腺癌手术,并陆续探索腋窝、锁骨下等前沿路入,擅长根据患者个体化需求选择恰当的腔镜手术方式,近5年累计开展了400余例各类腔甲手术,并多次手术直播演示。参与编写CSCO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等多部临床指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卫健委临床研究等8项课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21年获上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记功奖励。
05 张晓彬
38岁,中共党员
急诊科 主治医师
始终坚守在医院急诊抢救第一线,特别在疫情期间奋勇抗疫,配合医院完成闭环抗疫工作,获得病人的认可与好评。作为急诊教学秘书,认真负责,积极创新。曾荣获2020年上海市首届指导医师教学能力竞赛情景模拟大赛三等奖;2020年仁济医院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仁济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教学秘书;2022年仁济医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二等奖;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三等奖。2020年起担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人体器官与组织捐献专业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SCI 2篇,承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学课题1项。
06 陆晓蓉
33岁,群众
心内科 住院医师
始终工作在心内科临床第一线,医疗工作中践行“常怀仁心济世人”的信念,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兢兢业业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受到患者赞誉及同事好评。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中响应号召、挺身而出,积极报名加入战斗并勇担责任,驻扎在急诊前线两个月中参与大量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同年8月支援海南第三方舱,10月再次赶赴新疆昌吉方舱、喀什定点医院,不畏艰难、始终冲在第一线参与急重危患者的救治,保障了新冠患者的生命安全,积极创造条件并出色完成医疗支援任务。
07 金海姣
33岁,中共党员
肾脏科 主治医师
深耕临床一线,2023年起支援杭州湾院区,全面开展CRRT、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特殊血液净化治疗抢救急危重症。兼任内科住培基地教学秘书,任期内申报并获评全国重点专业基地,作为学术秘书/编委参编2部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物规划教材。作为2项全国多中心RCT研究的主要实施者,研究成果写入多项指南和共识。作为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最高影响因子10.75),主持上海市扬帆计划、上海市卫健委卫生公益行业专项等课题6项,曾获上海肾科青年学者提名奖。
08 俞旻皓
39岁,中共党员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作为外科医生,他致力于结直肠和肛门疾病的外科手术,聚焦疾病的精准治疗和全程化管理,逐渐建立了肛肠疾病治疗的特色品牌,2022年主刀各类手术超700台。作为仁济结直肠癌MDT秘书,他联合兄弟科室为复发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带去生存的希望,为低位直肠癌患者创造保肛的可能,他说“要相信光”。作为“网红”医生,他在繁忙的医教研工作之外,结合线上、线下,通过视频、图文等方式为老百姓科普医学健康知识,主编出版了健康科普漫画《痔理旻言》,各种独家周边也深受患者们的喜爱。
09 凌圣婴
31岁,群众
全科医学科 住院医师
始终坚守临床一线岗位,用心关爱患者,为病患排忧解难。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坚守在发热门诊、闭环管理病房及新冠病区,在特殊时期努力保障患者的医疗和生命安全。休整期间也不忘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活跃于社区志愿医疗小组发挥所长。加入全科医学科后,在科室领导的带领下,共创崭新的浦南分院全科医学科,期间承担起了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Integration Unit授课及联合医学院全科实习带教工作,向优秀青年医师与教师的目标努力前行。
10 郭亚楠
31岁,群众
耳鼻咽喉科 主治医师
业务能力过硬,多次投身抗疫一线。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成员,曾获第九届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科技青年分赛区初赛二等奖,《健康脱口秀》第二季40强,第三届全国健康传播金牌讲师赛华东赛区24强,仁济医院“仁人科普”十佳杰青。打造科普ID “耳鼻咽喉科郭医生”,宣讲直播话题量逾千万人次,《耳石症手法复位》居B站同病种播放量TOP1。热心教学,获评医学院健康科普摇篮计划优秀科普导师,参编科普书籍一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