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某医院大批医护离职,八十多人的医院只剩下了十几个……
导读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近日,福建平潭港立医大妇儿医院大批员工离职,引发关注。医院 原本有八十多名员工,如今只剩十余人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该院医护人员反映,医院拖欠员工工资已经有六七个月了,今年4月底,院方开了一次动员会,表示会将医院卖出换取资金,希望大家再坚持两个月。
为此,大家都怀揣着一丝希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医院因为拖欠房租,场地都被房东收去了一大半,仅剩了门诊。 此外,还有相关医护人员表示,目前想要维权都很困难,医院发工资时, 并未给工资条,有时还是给的现金,大家只能整理出“五险”购买记录和上下班打卡记录来维权。
职工的劳务雇佣合同书上没有医院的签字盖章
平潭港立医大妇儿医院
平潭港立医大妇儿医院是一家妇儿专科民营医院,到今年3月底,医院欠职工薪资达150余万元,4月,财务在没有交接账目材料的情况下便走人了,4月底,院方拟将医院卖出换取资金,如今医院只剩门诊,保洁都是按日结算的。该院法定代表人苏庆华认为,医院五年来走到如今的局面是因为管理不善。 由于自身经营不善、资金紧张、三年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几年不少民营医院都出现了工资不能正常发放问题。 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必然的规律性,中国的非公医疗经历过无序生长、野蛮生长等阶段后,必然也会回归到良性成长的合理阶段,民营妇儿医院更是如此,亟需要告别野蛮生长,尊重医疗的内在规律,回归理性发展。
妇儿专科经营难多家医院出现欠薪问题
平潭港立医大妇儿医院并不是今年唯一一家出现欠薪问题的妇儿医院。 今年2月,西安天佑妇产医院被曝从2021年3月开始,医院就因经营困难问题,无法正常发放工资,有的员工被拖欠了7个月工资,共计10万元。 今年4月,高端妇产医疗品牌“和美”旗下医院——北京和美妇儿医院百子湾院区被曝欠薪、欠房租、欠疫苗款、要求全部孕产妇转院的消息刷爆网络,被部分媒体称之为“中国最大民营妇儿医院集团最后的坠落”。 随后在5月,黑龙江和美妇产医院也被媒体报道“关门、拖欠员工工资”。医院暂停营业的原因是“经营不善”。
欠薪问题为何总发生在民营妇儿医院?
一方面是因为民营妇儿医院基数大,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据国家统计年鉴显示,截止2021年底,民营妇产科专科医院已达到739家。面对同行、公立医院的直接竞争,早些年跟风投资建设的妇儿机构,服务项目过于同质化的倒一批,缺乏专业管理的倒一批,经营不规范触及法律红点的倒一批。另一方面,国家二胎、三胎政策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新生儿数量增长,生育率持续走低,让“生孩子”作为主要收入的医院备受煎熬。因此,不少妇儿起家的民营医院早已开始抛弃单一领域“吃绝户”的思想,早早开始向全科、女性健康管理、妇儿、消费医疗、包括辅助生殖等上下游相关学科转型。
欠薪不能解决财务问题?
除了妇儿医院外,今年也有综合医院、眼科医院、植发医院出现过欠薪问题。 拖欠工资向来为医疗行业诟病。对于医院来说,不管是民营还是公立,只要财务出现问题,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拖欠员工工资。殊不知这样的解决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医院一时的流动资金压力,但实际却是消耗了医院的信用成本。不仅违背劳动法规,有被劳动执法部门惩罚的风险,一旦医院进一步出现困难,就会众亲背离,四面楚歌。
欠薪事件动摇的是医院的人才根基,所以,作为医院领导,务必要妥善处理。
医院之所以会欠薪,笼统归因都是经营困难,失去了造血能力。但让医院经营不善的具体原因却很复杂,有的是因为历史债务问题,有的是因为运营成本、人力成本、基建设备成本过高,导致医院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问题,有的是因为管理层问题,管理制度模糊、医院发展方向模糊,人心涣散,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大量人才流失,剩下的人浮于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