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机器人辅助下小切口脑膜瘤切除术完成!
文章来源:广医五院
编辑:章雨晴
转载要求:请在文首标明文章来源,可直接转载
MedRobot
在开展广州东部首台机器人辅助DBS手术、首例机器人结构光辅助三叉神经痛穿刺球囊压迫术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神经外科机器人再显神威!近日,广医五院神经外科再次完成一台机器人辅助下小切口脑膜瘤切除术。MedRobot转载公众号文章供读者参考。
病例介绍
这个是一位65岁的脑膜瘤的患者林阿姨,她通过头颅磁共振发现左侧顶部大脑镰旁脑膜瘤。顶部大脑镰旁脑膜瘤位于大脑的中央,紧贴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如果不及时治疗,它会压迫大脑,导致头痛、视力下降、癫痫等严重的后果。而且,由于它的位置特殊,传统的开颅手术创伤较大,风险很高。经过手术团队的讨论和家属同意,决定在机器人辅助下,精准定位,用小切口解决患者的大问题。下面一起看看机器人是如何大显身手的!
患者术前磁共振
术前核磁静脉血管成像
术前CT
机器人辅助
看了上面的片子,是不是感觉看得很懵?这个脑膜瘤到底在脑袋哪里?不立体啊。没关系,我们看看用这些资料输入机器人电脑,通过人工智能处理后,融合的效果。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此时,是不是更清楚了?而脑膜瘤的位置也记忆在机器人的系统里,他将指引主刀医生用最安全、最直接的路径到达肿瘤。
术中机器人辅助定位
根据机器人辅助小直切口手术,虚线为肿瘤体表投影
广医五院神经外科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成功地切除了这种肿瘤。通过利用机器人辅助定位系统,通过一个直的小切口,精准地找到了肿瘤的位置,然后用微创技术,将肿瘤完整地剥离出来,保护了周围的正常组织。这种手术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安全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CT
患者术后恢复好,无神经功能障碍,顺利康复出院。此次创新突破,通过机器人小切口,微创技术展示了神经外科大手术。
医院与专家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拥有广州东部地区手术室最先进的神经外科设备,包括: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DSA复合手术室、神经外科显微镜、术中电生理监测、神经内镜等设备,为患者提供最安全、精准、高效的手术体验,也将更好的服务患者,实现精准高效的治疗,用先进的医疗技术造福更多患者。
杨孔宾,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外科博士,药理学博士后,美国梅奥医院临床访问学者。擅长听神经瘤、脑膜瘤、垂体瘤等颅底肿瘤、脑室内肿瘤、胶质瘤、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脑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以及脑出血和颅脑损伤等脑外科急症的抢救、诊治,采用神经内窥镜、神经导航等辅助下微创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创伤小、恢复快、预后佳。擅长小儿神经外科脑积水、脑脊膜膨出和脑肿瘤等精细微创手术治疗。现已完成各类神经外科手术四千余例。 2018年荣登中国名医百强榜,2018年荣登胡润名医榜。参编人卫出版社神经外科手术学、重症医学专著和神经内镜3部,现主编人卫出版社神经外科手术图谱1部;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5项,发表SCI、国家级文章共21余篇;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人、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SCI)杂志审稿人等。 兼任中华医学会小儿神经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小儿胶质瘤学组委员,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神经外科常务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小儿神经微创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学组常务委员,欧美同学会神经肿瘤分会会员,黑龙江医促会颅脑损伤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儿童脑积水防治委员会主任委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