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婴王育教授团队完成上海首例单孔腹腔镜外阴癌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
王育教授在手术中
用一个2厘米的切口替代双侧下肢各15厘米左右的切口,用微创替代大创面传统手术,避免了大创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在美观上做到了兼顾。
单孔腹腔镜技术与女性患者有着天然的契合性,但这背后需要医者更多的付出——单孔腹腔镜需要更加纯熟的内镜操作技巧,和清晰的解剖结构的掌控。
目前,一妇婴单孔腹腔镜手术已覆盖了全部妇科亚专科,并在全国单孔技术引领及推广者王育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攻关,造福更多患者。
48岁的安馨(化名)不幸罹患外阴癌。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该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案是外阴广泛切除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这样的手术方案,需要在两侧腹股沟区域各做一个长度15厘米左右的切口进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要经历长时间的痛苦的换药过程。出于对疾病的恐慌和治疗的焦虑,安馨慕名来到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主任医师王育教授的门诊就诊。
得知患者的顾虑后,经过仔细对病情的研判,王育安慰病人说,“你放心,我们用最小创伤的单孔腹腔镜技术给你做手术!”
外阴癌还可以做微创手术?患者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开心。
7月31日,王育团队成功为患者进行了广泛外阴切除+单孔腹腔镜下经腹入路腹膜外双侧腹股沟浅深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完整切除了腹股沟的浅深淋巴结,并保留了大隐静脉。切口仅2厘米,达到了外阴癌根治术的极致微创,用时仅2小时,几乎零出血。目前,患者正在快速康复中。
据王育介绍,外阴癌患者不多见,因此手术技术的革新非常缓慢。“既往外阴癌手术,除了原发病灶切除之外,患者的腹股沟区还需要做各15厘米左右的两个巨大切口用于淋巴结的清扫。不仅非常不美观,而且手术创口极大,术后皮瓣血供差,极易发生创口不愈、术后感染、皮瓣坏死、淋巴漏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和生活质量。”
这几年来,有少数医院对于外阴癌开展了经大腿入路的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通过两个大腿各做3个穿刺孔分别进行手术操作,但不少患者术后反馈腿部疼痛,影响活动。
一妇婴妇科肿瘤科近年来始终走在妇科肿瘤微创术式创新的前列,结合学科单孔腹腔镜的技术优势,创新性地开展了单孔腹腔镜下腹膜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这个手术的操作空间位于患者皮肤筋膜与肌肉腱鞘之间,对于一般的妇科医生是一块解剖盲区。而在这个空间内进行单孔腹腔镜的操作,不仅需要有娴熟的单孔腹腔镜操作技巧,还需要对筋膜层次的精确辨识、淋巴结分布范围的充分掌握,才能完成血管的骨骼化解剖。
经腹的单孔入路,通过脐下一个仅2厘米的切口就完成了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的清扫。不仅切口美观,也避免了长切口愈合不良及皮肤坏死的风险,是单孔微创技术在外阴癌根治术的创新性应用。
术中取下的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标本
作为全国单孔腹腔镜及单孔达芬奇的技术引领者和推广者,王育带领团队锐意创新。一妇婴妇科全部亚专科包括妇科肿瘤、妇科生殖外科、妇科盆底与泌尿、急症妇科及妇科海扶中心已常规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女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创伤,帮助其术后快速康复,也为共同战胜肿瘤提供了助力。
“对患者好的,就是我们要大力发展的。”王育非常重视对于女性患者的全面关怀,她表示:“单孔手术在未来要成为一妇婴妇科的通用技术。同时,一妇婴也会充分利用在单孔腹腔镜及单孔达芬奇手术上的技术优势,研发创新更多的术式,通过技术创新造福患者。”
一妇婴对不同年资的医生制定了完善的培训计划,通过不同阶段的手术理论培训、手术观摩、动物模拟实训、手术辅助等多种模式帮助全体医生全面提高手术技能;医院还建立了手术分级考核准入制度,通过严格的准入机制,监管医生开展能力相匹配的手术,从而最大程度上地满足患者需求、保障患者安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