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饭吃4个肉馅大包子,这个指标严重超标!
中医讲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说的是治疗疾病不能只看表象,要治病求本。以糖尿病肾病为例。从肾病的角度看,它是继发性肾病,是由于血糖长期超高引发的肾脏损伤。如果单从表面看,只需要关注肾功能和血糖。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昨天吃了什么?”王铁民仔细对比患者检查指标后,询问患者近期饮食情况。
“昨天?我想想啊……”患者陷入沉思。
这是一位糖尿病肾病患者,目前正处于糖尿病肾病3~4阶段,也是逆转病情的最后机会。
处于这个阶段的患者,如果通过治疗,蛋白尿能转阴,从某种程度上说,病情就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逆转。因为尿蛋白是加速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能解决掉它,相当于除掉了当前最大的隐患。
可即使有心,临床也急不得,医学有时要看“天意”。因为药物能否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一方面与个人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一方面也要看是否有“内耗”。
所谓“内耗”指的是患者能否遵医嘱做出调整,比如用药时间、药量、改变饮食结构等。如果按影响力排位,在患者自我管理的因素中饮食绝对能站到C位。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日积月累。做到饮食管理,会促进治疗。做不到的话,它的破坏性也是立竿见影。
“其他指标变化趋势相对平稳,但是血脂波动明显异常偏高。”因患者始终未能给出回答,为了提高患者对饮食问题的关注,积极思考查找“病因”,专家王铁民院长指出患者当前血脂偏高的情况。
“哦,我想起来了,吃的包子,我姐包的。”听闻事关指标,患者当即提高警惕,“她开的托管班。”
“什么馅的?油多不多?”王院长耐心地询问细节,旨在启发她注意饮食管理中的细节。
“放油多,大头菜肉馅的包子,我吃了四个……一个得这么大吧。”患者双手隔空张开圈出包子大小。
糖尿病肾病为何还要关注血脂指标?
糖尿病常常合并血脂异常。一项调查中显示,在确诊的2型糖尿病中,72%的患者患有血脂异常。
两者不仅相伴而生,而且还存在推波助澜的作用。糖尿病肾病会进一步加重血脂代谢异常,而血脂异常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
要想控制病情进展,必须兼顾血脂的达标管理。从检查报告中发现,患者血脂偏高,与其他指标相对平稳的情况作对照,说明治疗方案基本有效,问题大概率出在不当饮食上。藉由问诊进一步明确的确如此,患者摄入的油脂和高蛋白类食物比例偏大。
这层层递进的判断和思考,有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而所谓经验需要对生活有大量的观察和结合医学的思考,才能精炼出共性问题。
“上次是6.9,这次是7.42。饮食是治疗的一部分,有三分疗效要靠饮食管理而来。”专家王铁民向患者强调规范饮食的重要性。
“肉还挺多的,不能这么吃了。”患者似乎是对自己说。
慢病管理重在全程,重在细节。
本文图片为原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