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地震灾害,透析室可以做点什么?
血液透析那些事儿之原创ing
“731”特大洪水灾害,造成数百村庄受灾,就涞水野三坡景区就转移了2.6万人。
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又是半夜惊魂,祈祷平原县无恙!
重大自然灾害对于需要持续性透析的幸存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论是地震还是飓风,都可能破坏透析设备与透析中心,造成幸存者无法按时按量完成透析。
面对自然灾害,人类显得太渺小了。
“731”特大洪涝灾害,目前尚在抗洪救灾,希望尽快恢复生产并重建家园。
对于透析室:若还可以继续收治透析患者,请做好保障工作,做好抢修工作。做好随时停水停电的应急处理;对于水处理来说:增加每天的总氯硬度检测频率,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透析正常进行。供电方面:双路供电,但也随时可能停电,配备UPS 不间断电源也是尤为重要。每天关注透析治疗间的温湿度情况,做好降温除湿的工作。
对于需要透析治疗但备困家中的肾友们,请求救援,安置到安全地带,保障透析治疗。
今天凌晨,山东的地震灾害。
乔进双梅: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手工刺绣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温馨提示:
发生地震,低楼层人员尽可能迅速到室外躲避,高楼层人员就地避险,地震逃生,一定不要乘坐电梯,不能盲目跳楼,就地避险时选择,承重墙根、墙角、卫生间等空间,如果不慎被埋压,不要慌张,保持体力,可以用石块敲击等方式,向外发出求救信号,耐心等待救援。
对于透析室来说,地震应急处理流程,一起学习并做好培训。希望血净人纳入平时的应急演练中,流程如下:
(来自群聊分享)
地震造成的挤压综合征,发挥肾科医生的特长,增加生还几率,减少人员伤害。
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洪灾、台风、飓风等自然灾害发生后,腹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疟疾、钩端螺旋体等疾病频发,给灾区群众带来了2次伤害。在这些2次伤害中,有不少疾病可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医生、患者甚至普通人群都应引起注意,正确防治这些疾病的发生。这些疾病可分为因洪水引起的急性肾损伤(AKI)和慢性肾脏病(CKD)。
灾区的水体受到污染,人畜尸体、粪便浸泡于水体中。而灾区民众在逃难或避灾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甚至长期浸泡于水体。然而,这可能会引起肠源和泌尿生殖系统的血吸虫寄生。
洪水的主要受灾地在北方,由于正值夏季,气温较高,不能完全排除钩端螺旋体暴发的可能性。钩端螺旋体病还可能需要肾脏替代治疗(RRT),起始指征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液体超负荷和尿毒症。
【编后语】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把能做的做好,做好支援与救援。感谢前往前线不畏艰苦舍己为人的抗洪英雄们,谢谢你们的守护!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