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共识 | 多发性硬化的规范化评估,专家建议来了!
多发性硬化(MS)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发作与进展”对应“炎症与变性”,交织贯穿其始终。MS疾病发展轨迹个体差异极大,因此MS的治疗强调“个体化”。
MS在中国属罕见病,临床和基础研究起步较晚,评估方法和标准滞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疾病修正治疗(DMT)药物在中国获批,亟需制定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MS评估规范,以满足病情监测和治疗决策的需要。近日,《多发性硬化的规范化评估:泛长三角多发性硬化诊疗协作组专家建议(2023)》在《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发表,专家建议旨在满足临床实践需要,快来一起学习吧~
推荐意见1:协作组专家认为,MS的评估是结构化的(图1),包括:病史和近况采集、神经功能评估、磁共振成像(MRI)评估、眼科评估和实验室评估。
图1 MS的结构化评估
01病史和近况
推荐意见2:询问首诊患者起病方式(急性起病,还是隐袭起病缓慢加重)、历次发作部位和过程、发作诱因、发作恢复情况、残疾进展的标志性事件(如拄拐、坐轮椅)的时间节点、治疗经过、肿瘤史、其他系统疾病病史、家族史、婚育史和妊娠计划等。询问复诊患者自上次就诊以来的症状变化、治疗情况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等。
02神经功能评估
用于MS神经功能评估的量表很多。最为重要和广泛使用的是扩展的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九孔柱测试(9-HPT)、25英尺步行时间(T25-FW)、符号数字转换测试(SDMT)、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推荐意见3:MS诊断时及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基线EDSS、9-HPT、T25-FW、SDMT、MoCA、MMSE评估,并在治疗后3~6个月重新评估以重新设定基线,对于治疗稳定的患者每6~12个月评估1次。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性评估情感障碍。
03MRI评估
MRI在MS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标准化的MRI扫描方案仍具有重大挑战。
1. MRI检查方案
以下是协作组结合2021年MAGNIMS-CMSC-NAIMS共识建议的MRI检查方案(表1)和标准化的脑/视神经/脊髓MRI扫描方案(表2)。
2. 关于钆造影剂的使用建议
对于MS诊断,以下情况建议使用钆造影剂:
①在基线MRI显示时间多发性;
②根据强化方式进行鉴别诊断;
③预测未来疾病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疾病进展;
④对于进展型病程患者的分型(活动性或非活动性)以及指导治疗决策。
对于MS疾病监测,以下情况建议使用钆造影剂:
①如果没有在治疗开始后(通常在治疗开始后3~6个月)进行新的基线MRI扫描,则应在第1次随访(治疗开始后的12个月)使用钆造影剂扫描;
②对于需要明确临床疾病活动度的患者,如果无近期(3~6个月)的脑部MRI扫描,应在类固醇激素治疗前尽快进行增强MRI扫描;
③需要通过有无钆增强病灶明确疾病活动度,以启动或改变DMT治疗的患者;
④病灶负荷大,或表现为弥漫性或融合性慢性病灶,难以通过新发或扩大的T2病灶显示疾病活动度的患者;
⑤在常规脑部MRI中监测到可疑的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病灶时,进一步明确;
⑥监测PML,发现和监测PML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以下情况不建议使用钆造影剂:
①需要寻找时间多发性证据时,如果已有的系列MRI扫描足以证明时间多发性,则不建议再行增强扫描;
②需要监测亚临床疾病活动时,如果已有近期(约1年内)的MRI扫描且采用类似技术参数时,则不建议再行增强扫描;
③重新设定基线的MRI扫描(通常在治疗开始后3~6个月);
④对于既往仅有MRI病灶活动,需要在短期(6个月)内再次随访MRI以确认疾病活动度的患者;
⑤PML的筛查;
⑥怀孕期间严格禁止;哺乳期仅在对患者管理至关重要时才使用钆造影剂。
04脑部MRI随访的时间间隔
见表3。
05MRI的报告和解读
推荐标准化的MRI报告和解读:
①报告医生应掌握不同MS病灶类型的定义和不支持MS的MRI征象;
②报告脑部病灶数量,例如T2病灶计数(如<20个病灶,报告确切数量;如病灶更多,则报告估计20~50个,50~100个,>100个,或无法计数的弥漫性病灶);
③报告脊髓病灶数量,如<10个病灶,报告确切数量,否则报告>10个病灶或弥漫性病灶;如果做了增强扫描,则应报告增强病灶的数量;
④显示皮质病灶的序列并不是必需的,如果做了则应报告皮质病灶和近皮质病灶;
⑤报告活动性脑部病灶(包括增强、新发或扩大的T2病灶)。
推荐意见4:为了诊断和鉴别诊断、监测疾病活动、监测DMT疗效和安全性,应以恰当的时间间隔,选择合适的MRI参数和方案,对MS进行系列MRI扫描,并保持不同时间的扫描参数尽可能一致。
06眼科评估
MS可累及视觉通路的各个环节。视神经炎是MS视力丧失最常见的原因。无视神经炎发作的MS患者也可存在亚临床视网膜萎缩。因此,应常规对MS患者进行定期眼科评估。
推荐意见5:无论发作是否累及视神经,均应对MS患者进行常规眼科评估。在诊断时和治疗前即应对患者进行基线视力、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并在治疗后3~6个月再次评估以重新设定基线,对于治疗稳定的患者至少每12个月评估1次。其中视力检查应尽可能包括低对比度视力。
07实验室评估
推荐意见6:首诊患者需完善MS诊断和鉴别诊断所需的实验室评估,尤其是血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IgG)指数、异于血清的脑脊液寡克隆带、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血清和脑脊液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系统性结缔组织病相关抗体(如ANA、ENA、dsDNA、ANCA等)、甲状腺自身抗体、ACE、IgG4及其他鉴别诊断所需的实验室评估。此外,DMT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监测所需的实验室评估见表4。
表4 中国现有MS DMT和对症治疗种类,推荐的MS人群和治疗相关评估
文献来源:
中国神经内科相关专家小组(统称).《多发性硬化的规范化评估:泛长三角多发性硬化诊疗协作组专家建议(2023)》.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23,31(3):241-25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