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从诊断到治疗一网打尽!
耳鸣的分类
1、根据能否被外人感知或纪录到:可分为主观性与客观性耳鸣。
2、根据病程可分为:病程<3月为急性耳鸣;病程为4~12月之间为亚急性耳鸣;病程>1年为慢性耳鸣。
3、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外耳性,中耳性,耳蜗性,神经性,中枢性以及混合性耳鸣。
4、根据有无继发的注意力以及睡眠障碍,烦躁,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可分为代偿性,非代偿性耳鸣。
耳鸣的分级
O级:没有耳鸣。
1级:偶有耳鸣,但不觉得痛苦。
2级:持续耳鸣,安静时加重。
3级:在嘈杂的环境中也有持续耳鸣。
4级:持续耳鸣伴注意力下降及睡眠障碍。
5级:持续重度耳鸣不能工作。
6级:由于严重的耳鸣,患者有自杀倾向。
检查
1、耳部常规检查:注意!在进行常规的耳科检查时要注意鼓膜前有无耵聍片,头发丝或其他异物的存在。
2、电测听:明确听力情况,同时可以进行耳鸣的频率测定。低频耳鸣主要见于中、内耳病变以及颈椎病。
3、声导纳:了解中耳情况。
4、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排除蜗后病变。
注意!一侧的耳鸣伴听力下降需要进行ABR检查,以除外蜗后病变。
5、耳声发射:了解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
6、掩蔽试验:以确定耳鸣的类型以及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7、利多卡因试验:每公斤体重2毫克利多卡因溶于50毫升0.9%生理盐水中静滴,时间>10分钟。在给药完毕后如耳鸣改善,则为利多卡因阳性。利多卡因可能不是直接作用于内耳,而主要是作用于外周神经。因此利多卡因阳性的耳鸣可以称为外周神经性耳鸣。它可指导以后的用药方案。
8、必要时可行CT及MRI检查,以除外颅内特别是小脑桥角的占位性病变。
9、 正电子发射断层(PET):耳鸣的病人可以出现异常表现,有望在临床进行应用。
治疗
1、根据病程进行治疗:
●急性耳鸣(病程<3月):治疗方案同突聋。给予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同时注意解除心理压力,注意休息。如果缺血时间过长。已经造成不可逆转的病变则改善循环的药物就不能取得好的疗效。这正是临床上常常给予此类药物而疗效欠佳的原因。
●亚急性耳鸣(病程在4个月~1年之间):除了可以继续采用输液治疗外,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使用药物治疗(见下)。
●慢性耳鸣(病程>1年):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最好采用习服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
2、根据代偿情况进行治疗:
代偿性耳鸣:指耳鸣较轻,病人能够耐受,未出现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头痛、过度兴奋、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者,可以对病人进行解释说明,不用进行特殊治疗。大多数耳鸣的特点是在安静的情况下,特别是夜间耳鸣加重。白天主要是环境噪声起到了掩蔽作用。因此耳鸣病人要尽量回避安静的环境,适当制作背景噪声如轻音乐,佛教音乐,金鱼缸水流的声音等。
失代偿性耳鸣:指耳鸣较重,病人无法忍受,出现上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者,除了神经精神症状的对症处理外,要积极治疗耳鸣,降低耳鸣的响度。
3、根据临床检查结果进行治疗:
低频型耳鸣,伴有听力下降或听觉过敏,耳声发射检查异常,掩蔽试验有效。对此型耳鸣应采用掩蔽治疗,同时给予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利多卡因试验阳性者,应采用血管扩张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VitB1及腺苷B12等
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
对掩蔽试验及利多卡因试验均无效。患者自己常分不清耳鸣的部位,常弥散在颅内称为颅鸣。患者常有神经衰弱病史或焦虑症。对此型患者应首先对神经衰弱或焦虑症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应选择谷维素、氯硝安定、阿普唑仑、枣仁安神、安神补心等。
注意!现在已经很少采用纯音或窄带噪音进行掩蔽治疗。因为病人很难接受,而且响度太大容易造成噪声损伤。因此现在大多采用宽频掩蔽,原理同习服治疗。
4、物理治疗
A. 助听器:有听力下降者可以通过佩带助听器进行治疗。在听力得到改善的同时,环境噪声也会相应增加,这样耳鸣与环境噪声之间的信号强度差缩小,能够降低耳鸣的强度。
B.掩蔽治疗:耳蜗性耳鸣的掩蔽治疗效果好。但是对于神经性耳鸣要想进行掩蔽治疗必须使用与耳鸣同频的纯音,音量还必须超过耳鸣20dB,病人很难耐受。因此现在多使用宽带噪声治疗,原理见习服治疗。
C.习服治疗:即所谓的再训练治疗(Retrainingtherapy)。其基本的生理观点是:不单独把内耳作为耳鸣的来源而是将中枢听觉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慢性耳鸣进行代偿。内耳或多或少地只起“麦克风”的作用。
D.放松疗法:可以减少耳鸣引起的紧张反应。烦躁的耳鸣会引起紧张反应如神经质,过度兴奋,睡眠障碍等,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放松疗法及躯体治疗进行抑制。放松疗法如针灸,按摩,物理疗法等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果患者学会使用躯体治疗及放松疗法,就能够控制睡眠障碍及注意力过于集中的障碍。
E.心理治疗:耳鸣可以引起恐惧,抑郁,社交困难及工作困难等心理障碍。根据这些
障碍的程度不同要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需要耳科医生与心理医生密切地配合。
F.电刺激和离子介入:在外耳道内灌注利多卡因溶液,在外耳道内放正电极,对侧小臂上放一个参照电极(负极),利多卡因可以通过鼓膜,鼓室,圆窗/卵圆窗进入内耳。但现在已经证实,用这种方式不能使利多卡因进入内耳。离子介入与电刺激内耳联合使用现在被理解为一种心理治疗。
5、手术治疗
原来对重度耳鸣使用的破坏性手术(破坏内耳,切除听神经)现在已经逐渐放弃。因为这些手术的短期疗效较好,但复发率高。原因是耳鸣有部位移走逐渐中枢化的趋势。这一点与隐痛非常相似。国外现在主要是针对血管袢压迫听神经引起的耳鸣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是进行血管绊的减压,它是半面痉挛及三叉神经痛时的治疗方法。通过第八颅神经的减压手术来治疗耳鸣远期疗效欠佳,现在仍不能作常规使用。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有耳鸣的病人手术治疗后约1/3的病人耳鸣减轻,1/3耳鸣不变,另1/3耳鸣加重。因此中耳手术不能明显地解决耳鸣的问题。梅尼埃病行内淋巴囊减压后,约有半数病人耳鸣减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