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师资教学目标认知和制定现况的质性研究

2023-08-07 10:24   中国全科医学

在教学活动中发现教学效果达不到我们预期目标时,我们会随机应变,随时降低预期,这个是常有的事情,很正常。

本文来源:尹朝霞,刘彩云,张宝双,等.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师资教学目标认知和制定现况的质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28): 3533-3538.

76661691193143524

访者情况及访谈结果

共纳入8名全科医学师资,其中5名职称为副主任医师,3名职称为主任医师;年龄为 35~50 岁,平均年龄为(43.6±6.6)岁;从事教学工作的年限为 7~27 年,平均从事教学工作年限为(17.5±9.0)年。共提炼出 3 个主题,除主题 1 外,主题 2 和主题 3 各包含 2 个子主题,每个子主题又包含2~3 个分支主题。

主题 1:全科医学师资能较好掌握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

受访者2

一般在开展教学活动前,我会做个小调查,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需求,按照国家制定的全科医学专业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调查结果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甚至学生表示不想讨论这个问题,更希望讨论另外一个问题,只要要求合理、条件允许,我们会做出更改。

受访者6

以前总觉得学生非常难带,其实是因为学生的自主性上升了,我们设计的一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预期有差距,现在我们把一定自主性交给学生。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期望契合度越高,学生越好带,我认为这是一种趋势。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帮助学生培养全科思维理念,比如 1 例 25 岁气胸患者,非常焦虑,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到患者非常焦虑并教导学生如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主题 2:教学目标制定缺乏制度保障

(2.1.1)缺乏理论基础—理论培训资源不足

受访者3

我每年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教学培训,还接受了国外教育联盟在我院开展的系列教学能力培训,但没有接受过教学目标制定方面的针对性培训,仅有时在参加教学查房等相关的师资培训时会被告知采用不同的临床教学形式或带教不同的对象时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至于如何制定,没有人对其进行深入阐释。

受访者8

教学经费被更多地用在住培基地管理、迎检,或与基地评审有关的项目上,由于没有设置针对教学目标制定情况的考核指标,也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培训。

(2.1.2)缺乏理论基础—教学目标制定缺乏标准

受访者6

我们将教学目标统一划分为理论目标和技能目标,比如理论目标为掌握气胸的影像学诊断,技能目标为熟悉与患者家属沟通的技巧。

受访者8

掌握糖尿病诊断及管理思路,掌握 2 型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法,了解糖尿病双向转诊指征。

(2.1.3)缺乏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撰写不规范

受访者4

1 例头晕、呕吐患者,考虑诊断为直立性低血压。围绕此典型案例开展教学活动时设置的教学目标为:第一,掌握头晕的问诊要点和鉴别诊断;第二,了解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第三,根据患者的共病情况,向其提供综合诊治方案,内容涉及药物选择、血压和血糖的控制目标等。

(2.2.1)缺乏规范制定教学目标的环境—缺乏动力规范制定教学目标

受访者5

当前在对全科住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时,更关注教学过程,基本忽略教学目标制定情况,医院层面不重视教学目标制定,如果不需要上交教学资料,通常我不会思考、梳理和撰写教学目标。

受访者3

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全科医疗特有的服务模式,比如开展针对某种疾病的筛查工作,对患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全科医生的价值所在,不过我们不会将这些写进教学目标。没有必要很详细和认真地写教学目标,它也不是考核重点。

(2.2.2)缺乏规范制定教学目标的环境—缺乏规范制定教学目标的氛围

受访者1

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学比赛时接受过教学目标制定方面的培训,包括 3 个维度,这也就是在比赛时用,平素不会用。

受访者7

初入教师岗位时,接受过教学目标制定方面的培训,但平素不会按照这个来做,因为大家都不用。

主题 3:全科医学师资对教学目标在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作用认知不足

(3.1.1)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存在缺陷—对教学目标作用认知不足

受访者4

不同于院校教育,住培阶段教学目标就是师资鼓励住培学员围绕管辖的患者,去发现、探讨、解决问题,而不是再去研究一些教学理论。

受访者5

我们在开展教学查房时遇到 1 例来大城市打工的高血压患者,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经济收入较低会对其心理、管理产生影响,我会把这当作讨论的重点内容,但这些内容不会在教学目标中出现,教学目标仅是一种记录形式而已。

(3.1.2)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存在缺陷—对考评体系的认知存在缺陷

受访者2

临床能力的提升,不是单靠某一次教学活动,是多种教学活动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没有必要要求每次教学活动都有结果。

受访者8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员临床思维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靠一次教学活动而是靠反复训练。

受访者3

我们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度、回答问题情况等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或者在出科考核 / 下一次遇到同样类型的患者时才知道学生是否掌握。

(3.2.1)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指导意义不大 —教学目标制定趋于形式化

受访者1

我们有统一的模板,即一年级住培生能够掌握问诊和查体,二年级住培生能够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三年级住培生能够给出治疗方案。

(3.2.2)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指导意义不大教学目标缺乏可操作性

受访者7

对于初发高血压,第一要掌握高血压诊断和鉴别诊断,第二要掌握患者回到社区后如何对其进行长期管理。

(3.2.3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指导意义不大—缺乏基于教学目标的反馈机制

受访者5

在教学活动中发现教学效果达不到我们预期目标时,我们会随机应变,随时降低预期,这个是常有的事情,很正常。

受访者2

未达成教学目标时,我们会启动导师‘一对一’额外辅导。

结 论

即使是优秀的全科医学师资,在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和制定上仍存在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应重视和保障教学目标的有效制定,加强相关理论培训,以教学目标为“抓手”促进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同质化发展和建设,进而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全科医生。

- END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住院医师,规范化,质性,全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