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JACC:心肌酶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的危险分层价值
每日毅讯+
众所周知,心肌酶检测(TnT或者TnI)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的诊断与危险分层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也有研究显示:心肌酶在正常水平内的波动在人群范围内也具有心血管危险分层的价值。然而,心肌酶水平在慢性冠脉综合症(CCS)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又当如何呢?近期,JACC杂志发表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探讨了这一话题。
研究者连续入组了因稳定性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门诊患者,在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前测量了高敏肌钙蛋白I(TnI)。主要终点是发生在随访期间的心肌梗死或心血管死亡。
研究结果显示:在4,240名门诊患者中(66岁 [IQR:59-73 岁],33%女性),有3,888名患者 (92%) 被诊断为冠心病,这些患者在中位随访时间2.4年(IQR:1.3-3.6年)共发生了255起主要终点事件 (6%)。在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中,发生过事件的患者的肌钙蛋白浓度是未发生过事件的患者的2倍(6.7ng/L [IQR:3.2-14.2 ng/L] vs 3.3ng/L [IQR:1.7-6.6 ng/L]);P<0.001)。调整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后,肌钙蛋白浓度与主要终点仍然保持显著相关(aHR=2.3;95% CI:1.7-3.0;P<0.001)。肌钙蛋白TnI浓度>10ng/L提示患者心肌梗塞或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增加50%左右。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超敏肌钙蛋白TnI不仅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慢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也具有较强的预后判断价值。这提示我们在临床上不仅仅要关注TnI是否在正常范围,而且,在正常区间内的TnI数值大小也与患者的远期预后相关,需要对这部分患者加强监护与随访。
参考文献: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3.05.046
本文技术观点不代表CCI观点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