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神经内科举办“关爱抽动,科学诊疗——抽动障碍科普宣教”公益活动
抽动障碍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起病年龄为1~18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多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以5~10岁最为多见。抽动障碍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长短的不同,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TS)3种类型,其患病率分别为5%~7%、1%~2%和0.1%~0.5%。近年来,由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儿童抽动症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其临床症状从轻到重,复杂多变,据有关资料显示,近8成的抽动症患儿被延误治疗,其中30~40%的抽动障碍会延续到成年。因而提高家长对抽动障碍的认识水平成为抽动障碍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7月25日-7月27日,我院神经内科开展了抽动障碍科普宣教系列活动。神经内科多位专家利用午休时间进行抽动障碍相关科普讲座,现场近百余名家长前来参加活动。7月25日活动一开始,神经内科门诊蒲利华主任开场并介绍本次活动主题,随后又为大家讲解如何早期识别抽动障碍。李东景副主任医师随后就诊疗过程中家长最常提出的困惑一一解答。
7月27日活动下半场首先由周田主任医师详细讲解了抽动障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随后宋西晓主任医师娓娓道来抽动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珍贵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系列科普讲座在家长们的专注聆听中很快就结束了,活动结束后,家长围在各位专家身旁提出各种困惑,专家们也耐心地为家长一一解答。家长一致反馈此次科普讲座受益匪浅。
此次“关爱抽动,科学诊疗-抽动障碍科普宣教”活动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我院各位专家的认真准备和家长的积极参与,不仅为抽动障碍患儿提供了及时的健康宣教,也为患儿取得更好的预后打下了基础。作为医疗工作者,我们应当持续关注抽动障碍患儿的需求,加强抽动障碍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为抽动障碍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和支持。同时,我们也要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抽动障碍这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让更多的抽动障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素材:神经内科 李东景
排版:宣传科 侯晶晶| 审核:宣传科 高琦 杨馥羽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