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德馨 | 好妈妈——新生儿科姜红
编者按
历经双甲子栉风沐雨,跨越三世纪弦歌不辍。125年,一代代青医人用努力和拼搏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初心与承诺,砥砺前行,开拓进取。
回首125年,让我们追溯青医人的荣光和辙韵,重寻远声旧影,续写青大附院美好的未来……
好妈妈姜红
GOOD MOTHER
Jiang Hong
她是一位肩负着生活和事业两副重担的女性,工作中,她恪尽职守,视病儿如亲人,是千百名早产宝宝的“姜妈妈”;生活中,她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教育孩子,被大家交口称赞为“好母亲”。
她,就是青大附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新生儿科名誉主任姜红。
01早产宝宝的“姜妈妈”
姜红所带领的青大附院新生儿科是青岛市围产医疗救治中心,承担着全市及周边地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会诊、救治任务。
早产儿——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里的特殊群体。他们大多胎龄不到30周,有的甚至仅25周,异常脆弱,病情复杂而凶险。患儿的特殊性要求姜红不仅要拥有过硬的技术能力,还要有慈母般博爱的胸怀。
“姜主任,您是不知道,因为大雾,我们半夜两点多就往青岛赶,就是为了能听取您的意见。”这是来自诸城李女士的信任。因为宫内缺氧,她的宝宝神经发育迟缓。每每遇到此种情景,姜红会耐心细致地讲解、分析原理与可能的情况,为焦虑的妈妈排忧解惑。
寒冬,已是夜里12点多了,姜红接到了病房抢救患儿的消息。她立即让爱人开车把她送到医院。那一夜,4个多小时,她一直在组织抢救,终于把一个胎龄仅28周出生的早产、重症并发症宝宝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当她拖着困乏的身躯走出病房时,这才忽然想起爱人一直在等候,一股愧疚从心里涌出......
数十年的行医生涯里,像这样的夜晚不知有过多少,挽救的患儿和家庭,姜红自己恐怕也无法记清。
38岁的郇女士成功怀了三胞胎,但在孕25周的时候就出现了早产,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新生的喜悦被恐惧替代。在随后66天的精心呵护与治疗中,姜红全程陪伴,她带领医护人员开展了10余次的危重抢救、危重病例讨论、先进技术再学习,为这个家庭重燃了生命的希望。三个宝宝均成功出院。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日照的29周早产四胞胎家庭。每次门诊随访,看着来访家属们喜悦的笑颜,姜红倍受鼓舞。
姜红说,为人母更能体会母婴间的天然联系,更能深刻提醒自己不断完善提高救治水平。由于常年参与早产宝宝的救治,姜红深知脑损伤对一个家庭的打击,由于缺少相关循证支持,姜红深入研究,开展了一项项新生儿脑损伤研究,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学术交流、外出学习、技能比武、办班施教.......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先后成功开展了新生儿脑损伤早期干预、极低/超低早产儿综合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救治、NO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脐动静脉/PICC置管术、同步外周动静脉换血等多项新技术。
青大附院新生儿科,现在已发展成为具有高级生命支持系统、拥有完善综合治疗救治技术的半岛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救治中心,急危重症新生儿疾病的诊治与抢救已跻身国内先进行列,成为博士、硕士培养点,承担省市课题5项,荣获省市以及医院荣誉10余项,连续举办全国和山东省新生儿危重症论坛11届,广受好评。
姜红对患儿的拳拳之爱、奉献之情也结出了幸福的果实。每年的世界早产儿日、六一儿童节,在科室举办的“早产宝宝回家”活动上,当看到当初一个个命悬一线的巴掌大早产儿已经健康长大,欢蹦乱跳地手捧鲜花喊着她“姜妈妈”的时候,姜红的眼眶都会不自觉的湿润,因为她知道,此时此刻,“母亲”这个称呼被赋予了更崇高、更深广的含义。
爱婴卫士,呵护新生。从事儿科医疗、教学工作40余年来,姜红始终牢记肩负的职责,兢兢业业,未敢有一日懈怠。上天似乎总是特别眷顾那些勤奋的人——全国新生儿学组委员,山东省新生儿医师分会及市围产医学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妇幼保健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大学优秀教师、十佳共产党员,医院教学比赛一等奖等一系列成绩就是给予姜红数十年如一日付出的最佳注脚。
02大家交口称赞的“好母亲”
每当提及姜红,认识的人都交口称赞,不仅推重她的勤恳敬业,更敬佩她的孝老敬亲、教子有方,事业、生活和谐兼顾。
姜红常对她的朋友说:“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提供给我们最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而在他们的晚年,所真心期盼的不过是儿女的轻轻问候、贴心陪伴。”作为女儿,她孝敬年迈的母亲、公婆,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老人。她把孝老敬亲的优良传统传递给女儿,即便工作繁忙、琐事累累,身在国外的女儿也能像她一样,关切父母、祖父母的生活。有了亲情的滋养,姜红的家庭总是和谐满满、其乐融融。
尽管工作繁忙,但面对自己的女儿,姜红似乎自然地卸下了“女强人”的铠甲。作为母亲,同世界上所有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样,姜红用最无私、最纯洁的母爱细心呵护着女儿。思想上,她以正确的人生观言传身教;学习、工作中,她注重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教导女儿直面挫折与困难,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但,医生的特殊身份又注定了姜红的母爱同我们最熟知的母爱形式不同。当其他的小姑娘为了心爱的娃娃在妈妈怀里撒娇时,她的女儿却因为母亲的忙碌而学会了独立坚强、不添麻烦;当其他孩子享受着母亲的独家爱心便当时,她的女儿却不得不学会自己做饭;当其他女孩子吵着要跟妈妈睡的时候,她的女儿不得不学会自己入睡……
每提及这些,姜红总是满怀愧疚。与慈母相比,她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在扮演着良师益友的角色。她深知,只有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给女儿树立更好的榜样。她坚持学习、考取博士、细致做科研,枯燥的实验室生活更磨砺了她的意志、沉静了她的心,让她有更多时间思考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一个工作、家庭兼顾的好母亲。
母亲的努力深深影响着女儿。孩子一天天长大,18岁那年,姜红的女儿以优异成绩申请进入国际顶尖学府。留学之初,面对陌生的语言环境与艰涩的学习内容,还是母亲树立的坚持与执着的榜样支撑着她坚持了下去。女儿说,自己的妈妈虽然不像其他的妈妈一样给予了自己耳熟能详的母爱,但是母亲独特的影响方式使得她更早地养成独立坚强的品格,更深切地懂得了自己的价值追求。
母爱拥有火焰般燃烧的力量,给予孩子们充满爱与希望的未来。姜红曾说,对孩子关怀和教育的过程,更是践行“母爱”真谛的过程。她为自己的孩子今天取得的成绩而开心,更为能亲手治愈众多患儿而自豪。
姜红,一个宝贝女儿的妈妈,更是许许多多“折翼天使”的母亲!
文字丨新生儿科
图片丨新生儿科
责编|宣传部 张晨
审校丨李永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