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MDROs)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2023
08/04

+
分享
评论
感染管理2021
A-
A+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班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之处应立即消毒。

1.细菌耐药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一)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要求

1、应根据临床需要,规范地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提高细菌分离培养的阳性率、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准确率,及时向临床发回报告。

2、微生物实验室应保留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结果,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

3、积极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络直报工作。

(二)对临床科室的要求

1、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要求临床医生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及时从感染部位特别是无菌部位采集合格的样本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2、临床各科室收到病原学检查结果后,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3、临床各科室要关注本地区、本医院和本科室的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并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的总结分析报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三)对管理部门的要求

1、院感染管理部将病原学检查及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进行统计,每季度进行一次细菌耐药性的综合分析,将统计分析结果向主管院长、药事管理委员会以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报告,并向医务科、药剂科和各临床科室反馈。

2、院感染管理部每年将主要目标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耐药情况做季度总结分析,同时结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关联分析,并以简报形式在全院通报。

3、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领导小组根据细菌耐药监测情况,责成药剂科对相关抗菌药物品种进行重点监控,必要时对医院用药情况进行干预和调整(如停用某些耐药性高的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2.多重耐药菌(MDROs)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医院应提供人、财、物的支持,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培训教育。

医务人员应接受多重耐药菌预防措施的教育和培训,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方法。

(三)强化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减少耐药菌以及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四)应建立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1、微生物实验室应使用标准的实验室方法,确定目标微生物如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C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VII)R(PDR)一AB]和铜绿假单胞菌[MI)R(PDR)一PA]、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

2、建立制度确保微生物实验室在检测到异常的耐药模式时能够迅速通知感染控制人员或临床科室主任。

3、每季度向临床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菌株的药敏情况。

4、各临床科室应加强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定植)病例的监测工作,并按照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时限的要求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五)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1、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志,预防耐药菌的交叉传播。

2、应严格实行接触隔离,具体内容详见《接触隔离标准操作规程》。

3、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包括护工和保洁人员。

4、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及卫生手消毒。

5、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班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之处应立即消毒。

6、患者转诊之前应通知接诊的科室,以便采取相应传播控制措施。

7、患者标本连续2次(间隔应大于24h)耐药菌培养阴性或感染已经痊愈,方后解除隔离。

8、有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与环境来源相关时,对环境如物品表面、公用设施进行采样培养。

9、如果采取以上控制措施,但传播仍然继续时,该病区应暂停收治患者,并对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和评估。

3.艰难梭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检查、诊断。

对应用抗菌药物且无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患者,应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查看是否有伪膜。

(二)确诊、上报。

经肠镜检查诊断为艰难梭菌感染,应立即通知相应临床科室和院感染管理部。

(三)接触隔离。

临床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对该患者下达“接触隔离”的长期医嘱,并通知护士长实施如下预防和控制感染传播的措施。

1、设立醒目的蓝色隔离标志,并告知全科医务人员知晓,以防止艰难梭菌的交叉传播。

2、应严格实行接触隔离,具体内容详见《接触隔离标准操作规程》。

3、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包括护工和保洁人员。

4、强化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接触患者时应戴手套。

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摘手套后立即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因乙醇对艰难梭菌无很好的杀菌效果,故不能使用单纯含乙醇的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手卫生)。

5、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使用专用的洁具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至少2次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消毒。(艰难梭菌为有芽孢的厌氧菌,对消毒剂有较强耐受性,使用消毒剂时应配制较高的浓度,如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

6、患者转诊之前应通知接诊的科室,以便采取相应传播控制措施。

7、患者肠镜检查伪膜消失、临床无感染症状,方可解除隔离。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1、艰难梭菌相关疾病(CDAD)患者应停止使用头孢类、克林霉素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2、推荐治疗性使用药物为甲硝唑加万古霉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务人员,药物,患者,临床,抗菌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