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其特征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反复出现的面部疼痛,具有骤发、骤停的特点。随着病程延长,疼痛程度会逐渐加重,甚至每日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工作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家住湛江50岁的张阿姨(化名),就忍受了这“天下第一痛”7年之久。据张阿姨回忆,大概从7年前起,她就经常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右侧面部疼痛,以右侧下颌为著,呈电击样,刷牙、吃东西,甚至不小心触碰到右侧下颌时都可能触发。后来,张阿姨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并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对症治疗。
服药初期,张阿姨自觉症状有所缓解,但慢慢药效逐渐减弱,到后来疼痛反复,口服药物、针灸等治疗效果均不佳,疼痛发作也更频繁了。
我院神经外六科副主任谭家亮接诊了患者。头颅MRI结果提示患者右侧三叉神经颅内段上方示一小血管水平骑跨走行,与其关系密切。谭家亮认为患者三叉神经痛诊断明确,且有手术适应症,决定在全麻下为患者行右侧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术前头颅MRI检查示:右侧三叉神经及面听神经颅内段上方各示一小血管水平骑跨走行,与其关系密切。
术中见三叉神经的前方有一动脉血管压迫,从神经上松解血管,并用特氟龙棉垫开。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张阿姨恢复良好,面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
谭家亮介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口服药物治疗对多数患者在短期内有效,但存在过敏反应、嗜睡、眩晕及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局部封闭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但效果不能持久。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对于该病首选的手术方式,手术通过探查颅内三叉神经走行区,将可能的压迫血管、蛛网膜条索进行分离、松解,并用垫片将责任血管与神经根进行隔离,刺激产生根源随即消失,疼痛即可缓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