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一院肝脏微创外科应用双导航技术成功完成1例肝脏S7段精准切除手术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微创外科李林强副主任团队应用uNavigator双导航技术,成功为一名肝腺瘤患者完成了腹腔镜下肝脏S7段精准切除手术,彻底清除了肿瘤病灶,帮助患者顺利恢复健康。
22岁的小林(化名),此前身体一直很好,直到1个月前的单位体检,发现肝脏长了一个约乒乓球大小的肿物,于是来到了哈医大一院就诊。患者自诉无腹部疼痛不适,也无肝炎等传染病病史,肝脏微创外科李林强副主任结合患者主诉以及影像学、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检查,经过深入讨论,诊断该肿物为肝腺瘤。
确诊疾病后,团队首先借助影像数据,完成了三维可视化重建,确定了肿瘤病灶位于肝脏S7位置。据肝脏微创外科李梓豪主治医生介绍,由于病灶位置较深并且区域肝脏与周围重要血管关系紧密,内侧紧邻下腔静脉,头侧处于肝右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极大地增加了手术难度。
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
在这种情况下,李林强副主任带领李梓豪医生等肝脏微创外科手术团队成员,通过认真研读患者肝脏的三维医学影像资料,精准评估病灶与临近脏器、血管的相对位置关系,规划了一条最为合理的手术路径。手术中,李林强副主任从尾侧入路,在4K超高清腹腔镜帮助下,仔细分离及显露下腔静脉至肝右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同时结合AR眼镜与荧光双导航技术,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精准定位肿瘤进行手术。
李林强副主任借助双导航技术进行肝切除手术
最终,在手术室及麻醉科精心配合下,借助uNavigator双导航技术完整地切除了肝脏肿瘤。整个手术过程,耗时较短,出血量少,微创治疗效果显著,也极大促进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最终患者预后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并于术后5日顺利出院。
据肝脏微创外科麻勇主任介绍,肝腺瘤虽然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但是具有恶变倾向,恶变率约为4.2%。若符合以下高危人群特征者,建议积极行手术切除治疗:①男性患者患肝腺瘤或合并I型糖原沉积病、或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②β连环蛋白激活型肝腺瘤;③病理学证实肝腺瘤发育不良或有异型性,肝腺瘤最大直径>125px;④临床表现提示肝腺瘤有恶变倾向,如体积迅速增大或影像学提示有恶变可能。在临床工作中,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选择合理手术路径,最终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
哈医大一院肝脏微创外科系黑龙江省肝脏微创外科联盟组长单位,东北腹腔镜肝切除联盟副组长单位、北方肝癌诊治联盟核心成员单位,东北首家uNavigator双导航系统使用单位,主要致力于腹腔镜及机器人下肝、胆、脾脏良恶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肝脏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视频曾先后在比赛中荣获全国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科室可在腹腔镜或机器人下完成精准肝段切除、半肝切除、肝三叶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癌复发再切除、联合脏器切除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脾部分切除手术、复杂胆囊及胆道等中高难度手术,目前已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手术逾千例,机器人肝胆脾手术三百余例,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力争实现医疗安全最大化及手术损伤最小化的有机结合,服务广大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