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快速生长的脂溢性角化病,手术切除最稳妥——我院整形美容科为92岁高龄老人成功切除脂溢性角化肿物
近日,我院整形美容科为一名92岁老年患者切除一脂溢性角化肿物,数据后恢复良好,无任何不适。
92岁高龄的李伯,最近几个月觉得左侧腋窝瘙痒,反复抓挠后甚至破溃出血。家属仔细一看,发现李伯左侧腋窝区及左前臂内侧各有一枚指甲盖大小的皮肤肿物,突起高出皮表,质地韧,腋窝区肿物表面可见少许血痂覆盖。家属近期浏览新闻时看见明星因黑色素瘤去世的消息,肿物看起来和新闻报道相差不大,担心李伯身上这两枚肿物可能是黑色素瘤,考虑再三,还是打算动身前往医院把肿物切除。
术前照片
基于李伯及其家属对我院的信任,他们到我院整形美容科进行咨询。科室李平主任详细了解李伯相关病史后,对李伯进行相关查体,评估情况后表示:肿物周围区域瘙痒明显,反复抓挠后甚至可见破溃出血,不能排除抓挠等刺激引起肿物恶变可能,建议李伯进行手术切除皮肤肿物,术后对肿物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肿物性质。同时,李平主任耐心仔细地向李伯及其家属解释,表示可以在李伯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进行局麻手术切除,术中还会对李伯进行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李伯及其家属了解情况后表示忧虑消除,于当天上午在医护人员陈嘉尧医生、手术室护士周丹的高效配合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不良反应,术后李伯在家人陪同下安返家中。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均为脂溢性角化病。
术后12天拆线,伤口愈合良好
小科普
脂溢性角化病又称为老年疣、老年斑、基底细胞乳头瘤,是临床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之一,是因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良性表皮内肿瘤。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虽然也可见于青年人,但一般均发生在30-40岁后。男性多在40岁后发生,女性多在60岁后,男性更多见。本病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但最常见于面部、头皮、躯干、上肢等。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摩擦、日光照射等因素相关。早期皮肤损害为小而扁平、边界清楚的斑片,表面光滑或略呈乳头瘤状,淡黄色或茶褐色。以后逐渐增大,底部呈圆、椭圆或不规则形状,偶有蒂,直径1mm到数厘米不等,边缘清楚,表面呈乳头瘤样,干燥、粗糙,失去光泽,可形成一层油脂性厚痂。色素沉着可非常显著,呈黄褐至黑色,陈旧性损害颜色变异很大,可呈正常皮色或淡茶褐色乃至暗褐色,甚至黑色。
一般情况下,脂溢性角化病进展缓慢,不会发生癌变,但少数进展快速,如短时间内增大明显、出现红肿、破溃,常提示发生癌变情况,癌变常转化为鳞状细胞癌,也可能是体内存在肿瘤转移至皮肤的表现,需立即就诊,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下一步相关治疗。
脂溢性角化病预后良好,不必过于紧张,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身上皮肤变化,外出应做好防晒,如穿长袖、带遮阳帽等,保护暴露皮肤。
来源:整形美容科
初审:王媛
审核:林锐锐
审发:庄文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