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昏迷,重获新生——我院康复医学科成功为13岁脑外伤昏迷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四肢骨折。脑外伤后仍有14%左右的患者经抢救后处于昏迷状态,而且此类患者的数目正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也给患者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近日,我院康复医学科成功为一名13岁脑外伤昏迷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并成功促醒,回归家庭。
13岁的乐乐,在入院前2月骑自行车途中被撞伤并出现昏迷,被送往广州某三甲医院行头颅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右侧额叶近镰旁、左侧颞叶、胼氏体膝部右侧多发偏陈旧性脑挫裂伤及轴索损伤”。期间患者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后转入我院神经外科进行多学科会诊综合治疗。经治疗后,乐乐的病情逐渐稳定,但仍为昏迷状态,为尽快让乐乐苏醒转入康复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可怜的乐乐经过长时间疾病的折磨,面容消瘦,全身皮包骨,身上绑着监护仪,留置胃管、尿管、输液管路,不能经口吃饭,需通过胃管注入流质状食物,也不能发声,不能睁眼看周围的人和物。同时左手不能控制地拍打床栏,右侧手脚无活动且右肘关节已挛缩。眼前这一幕,让所有的医护人员不禁心疼起来。他身边只有在广州读大学的姐姐陪伴。姐姐告诉我们,乐乐学习成绩优异,姐弟俩感情很深,家人都盼着乐乐能早点醒过来。
在康复医学科张明兴主任、单莎瑞主管医师、李可一主治医师及刘丽娜、钟志亮等治疗师的精心治疗下,通过使用经颅刺激、多感官刺激及其它康复手段,终于在查房时候,轻声呼喊乐乐名字,他会向声源方向转头、会看瞳孔笔。此时作为主管医师的单莎瑞医生,特别激动:因为乐乐已经醒了!
在乐乐醒过来之后,科室重新制定了康复计划,加强了言语、吞咽、认知、肢体功能的训练,1月余后乐乐出现指令性动作,并且可进行点头、摇头简单的沟通,手脚的灵活性好转。两个月后,乐乐进行沟通时有低声细语,言语欠清晰,可经口进食部分糊状食物,最终成功拔除胃管。进一步巩固治疗后,乐乐可以和我们正常沟通讲话,智力也较前有提升,从完成简单的十以内的加减法可逐步改善至完成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肢体运动功能从最开始的肢体无力恢复到独坐、坐站转移等。经过三个月的持续康复治疗,现乐乐已回归家庭,后续可回归校园生活。
科普时间
昏迷是生命体征存在,但对外界环境和机体内在活动毫无感知,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反应性完全丧失,不能做出有意识的反应,是意识障碍最严重阶段。目前临床尚缺乏颅脑损伤后昏迷的特效促醒方法,现昏迷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西医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针灸治疗、物理治疗等,而目前物理治疗中的经颅磁刺激、多感官刺激、中枢神经电刺激、周围神经电刺激、音乐疗法等在昏迷患者的促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科通过多感官刺激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治疗在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促醒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我科常用的多感官促醒刺激模式是指给予患者味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上的刺激,多种刺激共同作用以帮助昏迷患者快速苏醒的方法。多感官促醒刺激模式能够结合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加速患者苏醒,缩短患者昏迷时间,保护尚未坏死的神经细胞,并强化脑部各神经元突触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来源:康复医学科
初审:王媛
审核:林锐锐
审发:庄文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