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卫生科入选2022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近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印发《2022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工作方案》,交大一附院再增血液内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卫生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医院已有20个专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是西北地区拥有该项目数量最多的三甲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列表 此次入选的神经内科、精神心理卫生科分别被陕西省卫生健康委推荐牵头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血液内科被推荐联合建设国家血液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获批,也将为医院更好地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西安交大一附院将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以及《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围绕区域医疗资源需求,构建覆盖主要临床专科和重大疾病相关专科的高水平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重点提高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与水平,并带动西北区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形成西北区域临床专科建设发展新格局,为区域百姓构建更加可及、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
科室简介
血液内科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医教研诊疗及研究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分中心、陕西省血液病诊疗质控中心、陕西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侯任主委单位。复旦医院排行榜稳居西北地区第2名。现设病区4个,开放床位160张(含百级层流床33张)。年均接诊患者4万余人次,年均出院4500余人次,年均移植超过200例次。目前科室设有髓系肿瘤、淋系肿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和细胞免疫治疗、出凝血及罕见病亚专科。其中髓系肿瘤亚专科是西北地区成立最早的亚专科,在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方面成果显著;淋系肿瘤亚专科已成为国家卫健委淋巴瘤质控专家委员会成员单位、国家淋巴瘤全程管理项目示范中心和中华淋巴瘤专家组成员单位,在西北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造血干细胞移植亚专科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领衔西北,涵盖全相合、HLA半相合、非血缘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非清髓移植、混合移植等多种移植类型,具备完整的移植后合并症防治和预警体系;细胞免疫治疗亚专科技术实力雄厚,屡获突破性成果;出凝血及罕见病亚专科在血友病诊疗领域已获批全国血友病综合管理中心。
学科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细胞与基因治疗研究院、陕西省血液肿瘤临床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等平台,在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移植后并发症防治、细胞免疫治疗、新型蛋白药物研发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近5年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7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Blood、Nature Communication、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8.104,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参与制定指南或者共识20部,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 学科1980 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点,1997 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点,承担了五年制、八年制、研究生、留学生、全科医生、规培医生6个层次的教学任务,已向区域内乃至全国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的血液病学专业人才。学科张梅教授、贺鹏程教授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名师”。近5年作为主编/参编教材/著作共9部。承担教改项目14项,发表教学文章12篇,开设了中国MOOC线上课程《血液系统疾病》,累计在线授课600人次。
NO.1、血液内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专科。科室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老年病学)、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陕西省优势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等。神经内科历届主任为尹泉潮教授、安世德教授、李汉玲教授、武成斌教授、李正仪教授、屈秋民教授,现科室学科带头人为屈秋民教授,罗国刚教授主持科室工作,副主任有曹红梅、杨剑波、于嘉,屈彦任护士长,李萍为神经内科二病区护士长,牟春英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科室成员由建科初期的3名医师发展至现在的110名医护人员,其中临床医师37人,教授5人,副教授8人,神经电生理医生4名,技术员5名,其中十余人次学科骨干出国深造。神经内科的设备齐全、功能先进,拥有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脑电图仪、视频脑电监测系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仪、颈动脉超声仪、无创颅压监测、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等检查治疗设施。 神经内科目前是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西安市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陕西省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委员单位。参与多位教授在全国及省市学会担任重要学术职位,包括中华医学会陕西省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秘书长、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委会常务委、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电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脑血管病防治专家组成员等;担任中华神经科杂志、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临床医学与实践等学术期刊编委;多项“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认知障碍疾病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头痛诊疗指南”和“神经肌肉病诊疗指南共识”的编写工作,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2023年5月13日,罗国刚主任任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主委。5月24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成立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办公室(简称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其中我院韩建峰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屈秋民教授担任专业委员。 目前,神经内科拥有7名硕士生导师,每年平均招收7-10名研究生,2名博士生导师,每年平均招收4-6名博士生。至今为止,神经内科已成功培养了近100名硕士研究生和20多名博士研究生。每年举办的“西安交通大学神经内科论坛”,以及其他学术活动,如适宜技术培训班、神经电生理培训班、帕金森病诊断和治疗研修班、认知障碍诊断和治疗培训班、头痛和眩晕高端沙龙、罕见病诊断和治疗培训班等。神经内科每年为中国西北地区培养出来大量的亚专业神经内科医师。 在过去的六十年里,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神经内科已经从一个专业组发展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甚至整个中国领先的临床科室。目前,在罗国刚教授的领导下,神经内科在不断继承和弘扬历史精神的基础上,旨在建立一个卓越的神经疾病诊治和临床研究中心、高水平的神经内科医师培训中心以及创新型中心。
NO.2、神经内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作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精神科,目前是国家区域性精神疾病诊断与会诊中心。近年来先后主办或承办第十五届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年会、首届中国综合医院精神医学高峰论坛、中国双相情感障碍大会、丝绸之路精神医学年会、陕西省医学会精神专业委员会年会、陕西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年会、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年会等会议。
西安交大一附院精神科全科同仁团结一致,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学科实力快速提升,目前是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首批新药临床研究机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单位,陕西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委单位,陕西省医师协会精神心理科医师分会主委单位,陕西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单位,陕西省精神疾病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陕西省精神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单位,陕西省精神疾病创新团队单位,中国医师协会抑郁障碍及睡眠障碍教育基地,卫计委西部人才培养计划的西部唯一精神专业培训基地,全国抑郁症诊疗示范基地,全国综合医院精神医学联络会诊示范基地。科室在精神医学临床诊断、治疗、科研及教学等领域均处于西北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科室先后获批陕西省精神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一带一路”精神疾病精准医学联合实验室。同时与国内外专家建立科研协作,近年来先后承担“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三五”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国际合作课题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优秀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并与日本的千叶大学、美国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医学院等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省市级科研成果奖6项。发表论文150余篇,SCI收录论文80余篇,近几年科室团队在精神疾病遗传机制和肠脑轴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在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及Molecular Psychiatry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主编、参编各类教材及专著40余部。近年来,科室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服务方面加大力度,在全国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在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和《2021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发布,西安交大一附院精神心理卫生科获得 “2021年度精神医学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第11、“2021年度西北地区精神医学声誉排行榜”第一!
NO.3、精神心理卫生科
编 辑:王美英 责任编辑:王睿
- End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