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月的尾巴收获了希望的种子
年初收到了科室主任的此次短训项目的推荐,“体外碎石”四个字引发我极强的好奇心点,进去仔细了解,惭愧地是,作为科室唯二体外碎石治疗医师,之前只把体外碎石放在一个结石病辅助治疗的领域,也没有很强的远见,自然对体外碎石的认知肤浅又狭隘,更无法给患者提供准确而中肯的碎石诊疗与宣教方案。在学习之前我们是用X线定位的海德碎石机进行碎石治疗,之前也曾熟练使用过多尼尔机。当我看到吕教授团队的碎石中心拥有多种不同型号及规模的碎石机,并且熟练掌握超声的引导定位等各种炉火纯青的操作时,我觉得如果我能有机会来到这里学习,一定可以有很多收获吧!激动的心添加了暖心贾老师的微信开始沟通进修事宜,以为可以很快马上圆满,可是忽略了有太多有志学员报名参加,年初的计划,要到7月底才能实现,恨不得时间快点到来,同时也感叹有多少一线碎石医生渴望被好好地装备啊!
时间来到进修的日子,因为种种原因报销流程出现一些问题,科室近期工作又实在繁忙,可是我觉得机会真的难得,我选择自费尽快赶往南京——近期的学习“圣地”。刚来到这里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明显感到身体的不适——感冒了!而且培训了几天就严重了几天,可是看到几位不同资历、不同学习背景的前辈都在根据自己的短板孜孜不倦地一遍又一遍反复练习,我觉得我生点病又能怎样,还是要尽量赶上大家的脚步!吕教授、贾老师、佘老师的理论支持以及手把手带教就是我们学习的基石,前辈们实际单人操作时互相交流探讨更是让记忆不断加深,这种学习模式我个人是否喜欢。有的时候自己长久以来困扰的问题,可能有经验的老师一句话就点拨了。这次还有听到李少颖老师结合孙西钊教授数十年经验的集大成教学,虽然只有1堂课,但是我们听到的人都觉得受益匪浅,浓缩了教授团队多少年的科研与实践经验。听吕教授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学习班授课,特别的安排让我觉得倍感荣幸。我也心里设想了一个体外碎石病人全程管理的模型构建,碎石固然重要,预防以及后续精准治疗我觉得更是锦上添花,可是我经验还是不够,还需要好好消化吸收,才能有更大提升!
最后我还要感叹,吕老师、贾老师、佘老师给我们保证了丰富的碎石教学盛宴,还要手把手带教,同时还要保证本科室的日常诊疗,实时给我们分享诊疗决策,教学临床两不误,真的觉得他们是铁人。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期一期的学习班,竟然已经做了77期,据说已经十余个年头。除了赞叹还有敬佩,是真的倾其所有,倾囊相授,所谓大医精诚,医者亦师者!教授带我的眼界把体外碎石扩大到更广阔的范围,用的好,真的可以让大多数患者免受手术之苦。我希望若干年后我也能有这样的格局以及相应的学识,造福一方健康福祉。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的这束光能照亮更多真正有需要的医护工作者以及受益的患者!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陈飞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