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寻医,放射科医生前去反被质询?
来源:鼎湖影像
网上激起了一番火热的讨论:“列车上广播找医生,到底去不去呢?”
想必大家在影视作品里见过,或在动车高铁上亲历过类似的情景: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三号车厢有旅客突发疾病,请列车上的医务人员听到广播后到三号车厢给予帮助。”
听到这样的求医疗救助广播,身为放射科医生的你,去不去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有关规定:“对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国家鼓励医师积极参与公共交通工具等公共场所急救服务:医师因自愿实施急救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起了网友们激烈的讨论。普通民众可能会觉得既然是医生,在公众需要紧急援救的时候,当然要挺身而出,伸出援手,利用专业知识提供及时救治。然而,医疗行业的网友们却大部分持反对前往施救的态度。
01、施救之后无人买账,或承担责任风险?
多位有过在列车上应召施救的医务工作者表示,施救之后不仅无人表示感谢,还要配合登记,体验如同审讯。
还有一位影像科医师网友也谈到,应召后被列车工作人员提出要随时接受质询的要求。有网友们表示对影像科的前辈也去施救的事迹表示佩服。有过施救经历的影像家人们吗?让我们评论区瞻仰一下。
此外,施救成功是登记,不成功可能就是“带走登记”了。
02、隔专业如隔山,离开执业地点、不一定是能力范围内能处理的
一位妇产科的医生在列车上应召救援后,患者是一位儿童,而妇产科专业背景的自己其实也帮助不了什么。虽然都是学过临床的,但是倘若处理手段采取的不正确而导致了不良后果,那事情的结局就完全不同了。
此外,现在人人拿起手机都是新闻的发布者,施救过程如果被拍摄记录,任何事情在镜头的放大镜下面,都经不起广大网友们的 “检阅” 的。
因此,有网友采取消极态度,去了之后的情况无法预见,可能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不如不去。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