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医讯】“肺”尽心思 静待重生 | 旗山院区首例ECMO救治患者顺利出院
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立足高速路口救治要塞
攻克疑难急危重症高地
构建最强生命安全防线
铸造海西百姓坚实医靠
高龄“白肺”患者吴老伯(化名)
2日内肺部情况急剧恶化
CT提示双肺大片间质水肿、渗出
转入我院时
气管切开处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吸氧浓度达90%情况下
末梢氧饱和度勉强维持90%
同时,吴老伯还是喉癌和糖尿病患者
情况不容乐观
重症医学科吴文伟主任指出,吴老伯有恶性肿瘤基础,外院已排除病毒性肺炎,肺部病变进展迅速,结合CT表现,需高度警惕“耶氏肺孢子菌肺炎“,遂当机立断加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抢先治疗。次日外院送检NGS结果回报 ”耶氏肺孢子菌9条序列数“。
虽已明确致病菌且及时针对性用药,但该病死亡率仍高达60%。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建议行V-V ECMO人工膜肺氧合治疗。
在心外ECMO董疑主任团队协作下完成ECMO装机并顺利运行。期间药学部丘宏强主任协助多次进行”复方磺胺甲恶唑“血药浓度监测。为促进患者肺部痰液引流,ECMO运行期间多次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135°俯卧位通气,大大增加了护理难度。
“好的护理是成功的一半”,旗山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用细心、精心、耐心高质量地完成了这项复杂的护理工作。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V-V ECMO运行2周后顺利撤机。虽仍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但吸氧浓度仅为40%即可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复查肺部CT提示大片渗出均已吸收。目前吴老伯已经脱离呼吸机并转出重症监护病房。
吴文伟主任指出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是最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此次多学科合作下成功开展ECMO技术为日后救治此类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积累了宝贵经验,锻造出旗山重症医学科又一利器,为更多重症患者的救治保驾护航!
END
撰稿:旗山重症医学科
责编:叶颖
编审:苏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