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才 | “研”路生花
留学人员|科研项目资助
康复医学科倪国新主任医师
「高糖通过“miR-21-A20-NF-κB”信号轴介导的软骨细胞焦亡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细胞治疗中心王国浩助理研究员
「金属多酚配位复合药物抑制MYC蛋白用于增效乳腺癌放射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
临床医学研究院耿艳艳助理研究员
「靶向ALS/FTD疾病C9orf72基因中G-四链体的小分子药物筛选」
近日一份“海归”科研资助榜单出炉~引得大家纷纷强势围观
我院三位医生榜上有名~经过申报、资格审核、专家评审等程序成功入选“2023厦门留学人员科研项目资助名单”此处小夏一必须自豪滴划出重点,第一医院此次获资助的数量是全市卫生系统第一!
一起看看具体内容吧
倪国新
康复医学科
主任医师
获批项目名称「高糖通过“miR-21-A20-NF-κB”信号轴介导的软骨细胞焦亡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简介:
倪国新,香港大学医学院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德国洪堡学者。2022年8月引进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任康复医学科负责人。为厦门市骨与运动康复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福建省高层次B类人才、厦门市高层次A类人才,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
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运动健康分会副会长,中国解剖协会运动解剖分会常委、厦门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厦门市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会长等职务。
受聘为Frontiers in Physiology副主编,多个SCI收录杂志编委会和顾问委员会委员;为40多种国际知名期刊特邀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
主持澳大利亚长江奋进奖项目、德国洪堡研究基金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内外研究课题2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近80篇。为首批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和首批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服务专家。2021年度健康传播影响力人物。
在2022年度全国康复医学领域(含港澳台)高产学者排行第18名,2018-2022年全国康复医学领域(含港澳台)学术影响力排名28名。至今合作指导博士后1名,指导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49名。出版中英文专著17部,授权发明专利、软著等13项。参编国家规范化教材7部,为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十轮规划教材《康复医学》(第6、7版)编委。
●成 果 研 究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继发骨关节炎(OA)的内在机制并不清楚,这对实施精准预防形成障碍。申请者最新的系统性综述阐述了OA在动物模型和人体代谢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描述了OA发病机制中的代谢变化及相关途径,表明OA的发生发展与机体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有学者比较了晚期O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葡萄糖水平,认为OA可能与葡萄糖代谢受损有关。终末期OA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的水平升高,抗氧化能力降低,此结果突出了葡萄糖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在OA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还有学者使用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方法来检测绵羊膝关节损伤后关节滑液中代谢物的变化,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后得到了6种代谢物可作为膝关节损伤后早期退行性变化的生物标记,其中便包含了葡萄糖。大量文献表明,高浓度的葡萄糖会损害软骨细胞的功能并促进其变性改变,从而促进了OA的发展。
申请者前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下采用NMR代谢组学技术探讨ACL损伤后大鼠血清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显示ACL横断术后早期血清葡萄糖浓度显著升高。ACL损伤所参与的生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这很可能是ACL损伤后葡萄糖浓度增加的原因。葡萄糖浓度升高可能通过促进活性氧增加从而引起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进而形成OA,这与近期提出的“糖尿病性骨关节炎”新理念是一致的。因此ACL损伤很可能诱导葡萄糖浓度升高很可能促进关节软骨变性,导致继发性OA的发生。
大量证据表明葡萄糖是导致OA关节软骨变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深入研究OA与ROS、miRNA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探明OA发生机制以及探索新的干预靶点。以往研究显示,ROS可能是高糖环境下软骨变性的重要媒介,并且很可能参与介导miR-21对软骨细胞焦亡的调控。此外,miR-21可能通过直接靶向抑制A20来调节NF-κB的功能,从而参与调控炎症依赖性的细胞焦亡。因此,我们推测,miR-21可能通过A20/NF-κB信号轴调控软骨细胞焦亡,并且具有ROS依赖性。最近研究表明通过NF-κB启动NLRP炎症小体来诱导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L-18的释放从而导致细胞焦亡。其中,与OA密切相关的炎症小体是NLRP3。
因此本项目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NF-κB对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软骨细胞焦亡的调控,研究成果有助于探明ACL损伤继发软骨退变的分子机制,为OA的精准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王国浩
细胞治疗中心
助理研究员
获批项目名称「金属多酚配位复合药物抑制MYC蛋白用于增效乳腺癌放射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
简介: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胞治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生物医药学博士,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
主要从事细胞治疗、生物药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转化应用研究。主持厦门市留学人员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澳门科技发展基金等多项。曾获得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称号。以第一作者(含共同一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dvanced Science 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2篇。
●成 果 研 究
肿瘤微环境能够影响药物递送及治疗效率,而且促进免疫抑制性细胞大量浸润,形成阻碍免疫疗法的生物屏障,严重影响癌症治疗效率。利用生物药物自身优势及功能化潜力,针对肿瘤微环境特性精确设计新型药物,对开发新一代抗肿瘤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细胞治疗研究中心王国浩助理研究员及团队以生物药物调控肿瘤微环境为主题,聚焦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中的瓶颈问题,进行一系列研究。
课题组设计开发靶向性透明质酸多酚材料,引入具有抑制外泌体的药物和促进铁死亡的铁离子进行分子设计和结构组装,构建多功能金属多酚配位生物药物。该生物药物包含能增强肿瘤免疫原性的铁金属离子,增强铁死亡,调控周期性免疫响应;与外泌体抑制药物联用,有效弱化免疫抑制微环境,另外通过联用PD-L1抗体,进一步增效抗肿瘤免疫响应。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细胞治疗研究中心王国浩助理研究员为第一作者。
进一步,课题组通过将天然多酚和化学合成的多酚衍生物与金属离子配位,构建了一种金属-多酚配位生物药物PWE。该药物通过表观遗传治疗方法将肿瘤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焦亡,释放大量免疫原性因子,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进而激发系统性抗肿瘤免疫反应。相关研究工作近期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细胞治疗研究中心王国浩助理研究员为第一作者。
课题组将进一步探索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相关蛋白分子,针对其特异性表达及释放,寻找逆转肿瘤细胞内免疫抑制相关蛋白高表达的策略,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生物药物,旨在增强肿瘤治疗的基本疗效,并为系统性抗肿瘤免疫响应扫除一个关键的障碍,有效地抑制肿瘤复发。
耿艳艳
临床医学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获批项目名称「靶向ALS/FTD疾病C9orf72基因中G-四链体的小分子药物筛选」
简介: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博士,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
主要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相关的G-四链体调控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并以此开发靶向G-四链体的诊断试剂与药物。主持厦门市留学人员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香港研究资助局、香港创新科技署等多项项目。曾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4篇,包括Nucleic Acids Research、Chemical Science、Scientific Reports等高水平杂志,并且获美国授权发明专利1项。
●成 果 研 究
G-四链体是由富含鸟嘌呤碱基的DNA或RNA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核酸二级结构,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并特异性分布于基因组的功能区域,调控重要的细胞过程,例如DNA复制、转录、RNA剪接和翻译等。因此,G-四链体已被证明是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耿艳艳助理研究员主要利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和结构生物学等手段,以G-四链体为研究对象,从分子结构出发,探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发病机理,并开发相应的诊断试剂与治疗方法。
人类端粒末端富含鸟嘌呤的DNA可以采用不同的G-四链体结构,在保护细胞免于重组和降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课题组用NMR技术和晶体学技术分别测定了由人类端粒变体序列,在K+溶液中形成的两种新型G-四链体结构。该结果扩展了已知G-四链体折叠拓扑结构的所有组成部分,证明了G-四链体结构的多态性,为基于结构的抗癌药物设计提供潜在目标。该研究成果已分别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和《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上,临床医学研究院耿艳艳助理研究员为第一作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额颞叶痴呆(FTD)是两种不同但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C9orf72基因非编码区域内六碱基GGGGCC重复序列形成的G-四链体被证明对于ALS/FTD的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课题组对C9orf72 GGGGCC重复序列DNA的结构多态性进行了表征并解析了两个GGGGCC重复序列形成的G-四链体结构。相关研究工作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earch》,临床医学研究院耿艳艳助理研究员为第一作者。
课题组将继续以神经退行性疾病ALS/FTD的C9orf72 G-四链体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G-四链体的结构形式和多态性,并以此为基础,筛选与之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先导化合物,以期为ALS/FTD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和治疗方案。
为何第一医院“研”路能一路花开?
小夏一想说的是:这不是巧合 因为第一医院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聚焦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加大了引才育才力度 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链 接
加大引才育才力度,特别注重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的引进培养,比如持续推进院士工作站、双主任和名医工作室的高层次平台建设,通过“人才柔性引进”和鼓励骨干力量“走出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为学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大力引进留学人才,近几年引进的留学人才及培养的境外访学人才达百余人。
持续加强对引进人才的服务意识,优化人才工作环境,给高层次留学人员提供丰厚的科研启动经费,助力人才培养,鼓励人才发展创新,为人才施展才能搭好平台,更好地投入到科研创新中,推进人才工作的稳步发展。
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在人才培养方面谋篇布局。先后送百名骨干人才到国内外一流医疗机构学习。骨干人才们学成归来后,便积极投身于医院各项工作中,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医学科研能力。
END
品牌推广和媒体宣传部出品
审核 : 陈雯 张世阳
编辑 : 厦一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