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快报 | 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疗效及不良结局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2023-07-26 15:00   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

标准化治疗方案联合中医药治疗被证实可以提高老年肺结核的治疗成功率。这些信息可能对政策决策者在加强城市结核病控制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郭净,刘忠达,丰银平,罗水荣,江巧敏

第一作者及单位:郭净和刘忠达,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结核科;

通信作者及单位:江巧敏,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结核科

Assessment of Effective Anti-TB Regimens and Adverse Outcomes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the Elderly and Senile-Aged TB Patients.

Guo J, Liu ZD, Feng YP, Luo SR, Jiang QM.

Infect Drug Resist, 2023, 16:3903-3915.

doi: 10.2147/IDR.S414918.

PMID: 37361933.

研究背景

结核病是一种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2022年结核病报告显示,我国2021年估算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78.0万例(2020年为84.2万例),估算结核病发病率为55/10万(2020年为59/10万)。

老年肺结核是指年龄≥60岁的老年人罹患的肺结核,包括由内源性“复燃”或外源性再感染而发病的初治肺结核和既往肺结核再次复发,以及迁延不愈的复治和慢性肺结核。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很多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比例也逐年上升。老年人群中的大多数结核病患者与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的结核病灶重新激活有关,这些病灶的觉醒可归因于与衰老相关的免疫系统的变化。

我们前期总结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年老体弱、免疫低下、合并症多、病灶易扩散、涂阳培阳出现概率高、药物不良反应较其他人群高、出现耐药结核病概率高、治愈率低。上述不利因素可能导致老年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较低,但尚未得到证实。与年轻结核病患者相比,老年结核病患者的不良后果发生率更高,特别是在失访和死亡方面。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抗结核治疗在老年患者中的有效性,并确定不良后果的危险因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客观参考。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丽水市结核病定点医院诊断的老年肺结核患者。

纳入标准:

①符合利福平敏感或耐药性未知的肺结核诊断,包括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②年龄≥60岁;

③有丽水市户籍或丽水市居民暂住证;

④有完整治疗结果信息。

排除标准:因“诊断变更”或“转入利福平耐药治疗”而停止治疗的患者。

2.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使用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在治疗后的第2和第5个月末及疗程末各检测1次抗酸杆菌痰涂片镜检和(或)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对于第2个月末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患者需在第3个月末增加1次痰涂片和(或)分枝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在治疗的第2个月末和疗程结束时各检查1次胸片或胸部CT;每月检查1次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同时记录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直至研究周期结束。

参照《中国结核病预防控制技术规范(2020版)》中的利福平敏感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评价标准对治疗转归进行评价,并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转归结局分为治愈、完成疗程、治疗失败、死亡和失访。本研究中将治愈和完成疗程定义为治疗成功,治疗失败、死亡和失访定义定义为不良结局。

3.相关定义:
(1)细菌学阴转:指2次连续痰涂片或痰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每次间隔至少30 d),阴转日期为第1次阴性结果的痰标本采集日期。
(2)就医延迟:是指患者从开始出现症状到首次就诊的时间间隔超过2周。
(3)中医药参与: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抗痨合剂”辨证加减内服和(或)穴位贴敷外用≥2个月,记录为中医药参与,否则记录为中医药未参与。

4. 统计学处理: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治疗转归情况:1191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4.80%(1010/1191),其中治愈601例,占50.46%;完成疗程409例,占34.34%;治疗失败11例,占0.92%;失访94例,占7.89%;死亡76例,占6.38%。COVID-19大流行期间,2020年和2021年老年结核病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0.11%和11.35%,2021年老年结核病患者失访率为16.76%。

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80岁、病灶范围是否≥3个肺野、治疗2个月末影像学病灶是否好转、治疗2个月末痰细菌学是否阴转、是否使用标准化治疗方案、是否使用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中医药是否参与均与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存在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性别、户籍、职业、初/复治、病原学阳性与否、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存在就医延迟、是否对异烟肼耐药、是否发生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DIH)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转归均未发现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病灶范围≥3个肺野、治疗2个月末影像学病灶未好转、治疗2个月末痰细菌学未阴转、未使用标准化治疗方案、中医药未参与均是老年肺结核患者出现不良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

浙江省丽水市老年肺结核的治疗成功率不理想,高龄、病灶范围广、强化期痰阴转率低是造成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标准化治疗方案联合中医药治疗被证实可以提高老年肺结核的治疗成功率。这些信息可能对政策决策者在加强城市结核病控制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略

注:除非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刊登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观点。

供稿:郭净

编辑:孟莉

审校:范永德

发布日期:2023-07-2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肺结核,统计学,疗效,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