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假阳性?正确解读报告需要注意这几点……
梅毒假阳性,是个啥情况!
在高危行为下,感染梅毒后,检测时阳性,可以理解。但是,假阳性是个啥情况?
部分人群在没有感染梅毒的情况下,检测时出现梅毒阳性的情况叫做梅毒假阳性。
梅毒假阳性分类
假阳性又分为两类,一类为技术性假阳性反应,就是因为标本的保存、转送或者实验室操作造成,如果排除了这些技术问题重复试验,无梅毒者,试验即可为阴性。
另一类为生物学假阳性反应,是因为患者有其他疾病或生理状况发生变化导致的阳性。
需要排除由雅司、品他等其他地方性密螺旋体感染所致的梅毒血清反应阳性,因为这些也属于真阳性。
梅毒假阳性人群
假阳性检查结果多见于老年人、怀孕期、急性事件(例如:心内膜炎、立克次体病或近期接种疫苗等),这些情况导致的试验结果异常一般都是暂时性,持续时间不会超过6个月。
老年梅毒血清学检查的假阳性率较正常人群高,一般在1%-2%,有报道可达2%。
因为许多老年人患内科疾病,特别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白血病的年龄在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RPR和TPHA同时出现假阳性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报道称某收治的5例63-80岁老年内科疾病患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白血病患者,住院期间均出现过RPR和TPHA阳性。
当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传染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肾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疟疾、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海洛因成瘾、盘状红斑狼疮、硬皮病、自身免疫性贫血、结肠癌、糖尿病、肿瘤等,都可出现阳性结果。
甚至有的人没有任何内科疾病也可以出现阳性。有人解释为这些老人出生于解放前,当时卫生条件差,可能接触过梅毒病原体,但自已也不知道。类似于很多成年人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一样。很多人没接种过疫苗也没得过结核病,但结核菌素试验仍然阳性。
梅毒检测化验方式
01“伤疤 ”指标——TPHA/TPPA
其特点是出现时间早、特异性高,TPHA/TPPA属于确诊试验。
TPHA/TPPA的阳性结果一般将会一直保持(只有少数非常早期的治疗可以转阴)。TPHA基本就像个“伤疤”一样跟着一辈子了。
02“面具”指标——RPR
RPR即快速血浆反应试验,检测的不是梅毒螺旋体自身的抗体,而是患者血清中产生的心磷脂抗体。
其特点是出现时间晚、敏感性高、特异性低,滴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联平行。
RPR主要用于梅毒的筛查、疗效跟踪。当梅毒治愈以后,RPR随之可逐渐转阴,所以我们称之为暂时性的“面具”指标。
03双阳结果很不幸, 双阴结果很喜人
化验结果双阴,是不是就代表绝对正常、可以高枕无忧了呢?我说一般而言可能是正常的!凡事不绝对!凡事有特例!
比如,感染早期可能双阴!即使是出现相对较早、特异性相对较高的TPHA,一般也要在感染后四周才能检测得到。
出现假阳性该如何对待
血清梅毒抗体检测为筛查实验,有假阳性可能,患者及家人需理解先不要焦虑。
阳性者加做TPPA和TURST,前者用于确诊,后者用于确诊后的治疗指标。
尽管老年人梅毒化验假阳性率较高,但也有部分老年人确实为梅毒螺旋体感染者,不能因为实验室检测结果存在较高的假阳性,而忽略了老年人梅毒感染的检查,应该进一步进行确诊实验来进行核查,医患双方才能都放心,当然患者及家属没必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文章来源:医学检验君,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 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