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益求精 筑梦静疗 分享共赢——航天七三一医院顺利召开安全静脉治疗护理管理论坛
安全静脉治疗护理管理论坛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23规划,随着《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的发布,航天七三一医院开展以“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持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临床基础护理不断加强,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服务持续改善,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和贴近社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7月21日下午,医院举行了安全静脉治疗护理管理论坛,本论坛旨在通过全面落实静脉治疗规范、提高静脉治疗的安全性、进一步推动静疗护理管理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同促进航天医科联盟间医院及医联体单位的协同发展,为广大护理同仁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联盟成员单位及医联体单位临床护理人员共计80余人参加此论坛。
论坛由航天七三一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迟春妹致开幕辞,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表示本次会议涉及静脉治疗方面新技术应用,是护理人员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和技术的机会,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加强学科建设,为静脉治疗的发展和进步开拓探路,同时为各位护理人员带来新的思考与收获,扎实提高护理服务技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医院静疗学组组长、副主任护师时艳华深入讲解了医院PICC门诊建设及PICC置管并发症的护理,从医院静疗小组的建立,到临床质量的把控,从全局到细节,从点到面,进行了经验的分享,并进行了《2021版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的解读,让护理人员了解到最新的静疗进展及相关知识,更加规范临床的护理操作技术标准,更快的提高临床静脉治疗的技术能力和工作质量。
医院内科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于有芹由《危重患者输液安全管理》内容出发,从静脉通路选择原则、常用输液设备安全管理、静脉给药风险管理、转运过程中输液安全管理,深入浅出进行全面详尽的讲解,规范静脉治疗技术、提升危重患者护理能力,以专业理论与临床运用实践相结合,补短板、强内涵、提高护理输液安全质量。
医院外科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张志玲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对静脉输液港植入适应症、输液港标准化维护流程及教育技巧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并发症及处理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大家了解了输液港植入的护理流程,特别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促使护理人员在未来的操作中更加标准和规范进行护理操作。
医院门诊科护士长、主任护师何宝芬精心的理论授课将大家带入一个新的领域,迷你中线导管技术和改良型中线导管的开展,对于短期输液、急危重症过渡期或静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同样适用,增加留置的时间,为静脉输液治疗提供新选择,保证输液的安全性及护理工作的高效性,为临床输液技术拓展了新途径,对提升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静疗专科护士、主管护师蒲培培围绕一管到底—耐高压PICC的临床应用及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分享了循证与实践相结合的“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置管的专家共识”,规范了血管可视化技术下的穿刺流程,引入了各级证据,指导临床静疗护理的实践,提升成功率,降低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讲解了静疗护士日常专注的“血管保护”相关内容,从血管的选择、操作的要点、日常的监测维护等角度,全面地为导管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在互动讨论环节,全场参会人员积极响应,共同探讨当代静疗实践专科护理发展的最新成果与学术动态,把握静脉输液治疗规范化、流程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最后,迟春妹副主任进行总结。她指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静疗相关护理人员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交流了静疗实践专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助于推动静疗专业护理的创新与发展。希望大家携手共进,让护理人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掌握新的理论技术,通过创新活动,促服务提质量;通过质疑思考,促自我提升,护理专业学科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探索,技术的突破需要刻苦地钻研,医院致力于普及推广专科领域内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科护士水平,加强护理队伍培养,不断推动静脉治疗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更大限度保障静脉治疗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持续改进,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