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塞内加尔! 一男子背部疼痛难忍,中国医生检查后用镊子夹出一只活蛆......
两周前刚从冈比亚到塞内加尔工作的周先生发现自己背部左上方红肿,以为是一个小“疥子”,便自行挤压。
第二天“疥子”的中心部位发脓,周围组织出现红肿,逐渐扩大,而且越来越痛。
周先生连续几天自行服用,左氧氟沙星及头孢类抗生素,依旧疼痛难忍,于是他来到了中国(福建)第19批援塞内加尔医疗队驻地求助。
两位援塞医疗队队员,宁德市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周长嵩和闽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良华接诊后,初步考虑周先生左背上部脓肿系细菌、寄生虫造成,建议对该部位切开引脓、探查……
征得患者同意后,周长嵩开始操作。过程中周长嵩观察到病灶处似乎有东西蠕动,经过挤压后发现有部分头部露出,便立马用镊子将其夹出,原来罪魁祸首系一只幼蛆。
随后,周长嵩清创了周围的腐肉,探查确认无其它幼蛆后放置引流片,择期缝合并开具了抗生素和止痛药。
这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会这样痛?
周长嵩介绍,“这是皮肤蝇蛆病。”周先生怎么也想不到,因为自己不当操作,使得一个小小的“疥子”竟然演变成了一场肆虐疼痛。幸运的是,在两位中国医生的帮助下,很快找到病因,并解除了病痛。
“皮肤蝇蛆病”的真相
郭良华解释,皮肤蝇蛆病会让蝇类幼虫(蛆)寄生在人体皮肤上,钻孔和移动,对皮肤组织造成物理上的破坏,并分泌出一些刺激性物质,比如消化酶、毒素等,导致皮肤和黏膜组织的炎症反应,引起阵发性疼痛。这种疾病在北美和南美地区较为常见,但在全球范围内也存在一定的发病率。
皮肤蝇蛆病的症状可能包括以下几种:
1.疼痛和瘙痒:感染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和瘙痒感,这是由于幼虫在皮肤下移动导致的。
2.肿胀:感染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甚至形成脓肿。
3.排出物:有时可见皮肤上排出的小孔,幼虫可能通过这些孔洞排出废物。
若确诊为皮肤蝇蛆病
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手工提取:
医生可能会尝试用手术器械
将幼虫从宿主体内取出。
2.化学药物治疗:
局部麻醉剂和杀虫剂可用于杀灭幼虫。
3.抗生素治疗:
感染可能导致皮肤脓肿和炎症,
抗生素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感染扩散。
预防皮肤蝇蛆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减少与感染源(如狗、猫、兔子等哺乳动物)的接触。
2.避免在户外长时间坐卧在地面上,特别是在长草或树林中。
3.在户外活动时,使用防蝇喷雾或贴片,以减少皮肤蝇靠近和产卵的可能性。
4.给宠物定期使用杀虫剂和防跳蚤产品,以减少皮肤蝇在宠物身上产卵的机会。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张帅 通讯员: 郭良华
编辑:杨小懒
审核:黄美辉、陈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