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进展期CRC新辅助治疗优化探索不止
摘要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3 China”于2023年7月7日至8日在哈尔滨盛大召开,全国各地的临床工作者相聚于此,共同迎接这场肿瘤界的饕餮盛宴。会后,CCMTV特别采访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袁瑛教授,为我们进一步分享:
1、2023 ASCO大会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CRC)新辅助治疗研究解读;
2、错配修复基因缺陷(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型CRC的免疫治疗格局,以及如何进一步扩大免疫获益人群。
2023 ASCO大会局部进展期CRC新辅助治疗研究解读
袁瑛教授:目前,新辅助治疗在结肠癌和直肠癌中的地位可谓天差地别。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成为临床诊疗标准,近几年也仍开展相关探索。
今年ASCO大会上,PROSPECT研究纳入中度风险的T2N+、T3期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后进行选择,对于不能耐受新辅助化疗或疗效较差(肿瘤退缩<20%)的患者,再进行同步放化疗,随后进行手术。与传统的同步放化疗+手术+辅助化疗”三明治式治疗方式“相比,PROSPECT研究结果非常不错,试验组的无疾病生存期(DFS)达到非劣效性结果,两组间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无局部复发生存期(LRFS)、总生存期(OS)等数据都没有显著差异。众所周知,盆腔同步放化疗会给患者带来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包括性功能、膀胱功能、肠道功能的影响。因此,PROSPECT研究选择中度风险患者,用新辅助化疗后进行筛选,使90%的患者豁免盆腔同步放化疗,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保障治疗疗效。
个人认为,PROSPECT研究的设计非常巧妙,在做减法时恰如其分。我中心在前两年报道了一项PSSR研究,选择中上段直肠癌、环周切缘(CRM)阴性、复发风险相对偏低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该研究的减法做得略多,对比豁免同步放化疗直接手术和同步放化疗,最终研究为阴性结果,没有达到非劣效性。PROSPECT研究通过化疗筛选化疗敏感人群,使其豁免放疗,而这部分人群占比很高,可达90%。值得注意的是,PROSPECT研究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需要进行Miles手术、T4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较多较大(≥4枚短径≥1cm)的患者为高危复发人群,仍需按照常规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
结肠癌方面,几项新辅助治疗研究都以失败告终,今年ASCO上报道的NeoCol研究也为阴性结果,没有达到预设的DFS提高10%的终点。结肠癌患者直接手术对比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再进行手术,尽管新辅助化疗组在化疗周期数、术后辅助化疗人群比例、围术期肠梗阻和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指标上略有改善,但两组的DFS和OS相当,新辅助化疗组并没有优势。个人认为,结肠癌新辅助治疗研究屡屡受挫的原因可能在于,入组患者的临床分期判断存在难度,结肠癌一直以来应用CT判断,而直肠癌有更精准的磁共振协助。
总体而言,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现在越来越需要个体化治疗,而不是”一刀切“的所有患者都进行同步放化疗;对于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新辅助治疗可能还处于研究阶段。在内科治疗多元化的时代,临床医生手上的武器不只有化疗,还有很多免疫治疗药物,目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免疫+放化疗已经看到很好的前景,相信未来局部进展期CRC的新辅助治疗还有很多研究空间。
dMMR/MSI-H型CRC的免疫治疗格局,以及如何进一步扩大免疫获益人群
袁瑛教授:dMMR/MSI-H型CRC在临床上的占比不高,早期患者中约占10%~15%,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约占5%。随着免疫治疗时代的来临,dMMR/MSI-H患者是最早得益于免疫治疗的人群。早在2015年ASCO大会上,标准治疗失败后的dMMR患者应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后线治疗可获得很好的疗效,而pMMR患者没有疗效获益。这就泾渭分明地告诉我们,肠癌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为dMMR/MSI-H患者。KEYNOTE-177研究进一步表明,帕博利珠单抗与化疗+靶向标准治疗头对头比较,研究支持帕博利珠单抗作为dMMR/MSI-H mCRC患者的有效一线治疗,并改变了临床指南和实践。但是,KEYNOTE-177研究对于临床医生和对免疫治疗充满期盼的dMMR患者而言,疗效并不能让人完全满意,帕博利珠单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3.8%,约20%的患者很快疾病进展。作为免疫优势人群获得这样的疗效,是否有提升的空间?
目前很多研究正探索做加法,mCRC领域值得期待的重要Ⅲ期临床研究主要有2项。其一,CheckMate 8HW研究,旨在探索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 vs 化疗一线治疗dMMR/MSI-H mCRC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该研究正在进行中,我中心也是研究单位之一,期待研究结果能为我们解答,在单免基础上再联合一个免疫治疗药物能否让dMMR/MSI-H mCRC的疗效锦上添花?该双免策略其实已在小样本的CheckMate 142研究中得到验证,今年公布随访64个月的数据显示,ORR高达71%,5年PFS率达55%,5年OS率达67%,因此期待Ⅲ期CheckMate 8HW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其二,COMMIT研究,旨在探索mFOLFOX+贝伐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 vs 标准化疗+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dMMR/MSI-H mCRC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目前也在进行中,它也能解答对于这部分免疫优势人群,免疫联合传统化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能否得到更好的疗效?
对于dMMR/MSI-H非转移性患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愈发亮眼。2022年ASCO大会上,14例完成Dostarlimab 6个月新辅助免疫治疗的dMMR局晚期直肠癌患者,取得了100%的临床完全缓解率(cCR)。从最早的NICHE研究、中国的PICC研究,再到各中心的小样本探索性研究都显示,dMMR患者接受术前新辅助免疫治疗的pCR率非常高。因此,依据现有证据,对于dMMR/MSI-H非转移性患者,尤其是有功能器官保留需求的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也正式写入今年的CSCO指南推荐。
此外,对于dMMR患者,如果直接进行根治性手术,术后是按常规进行辅助化疗,还是辅助免疫治疗?这也是目前正在研究的方向,值得我们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