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CUDA | 膀胱癌全程管理新思路—液态活检技术应用
编者按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主办,山西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协办的“2023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CUDA)年会”于2023年7月13-1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后CCMTV临床频道特邀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西京医院秦卫军教授针对膀胱癌全程管理以及液态活检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介绍。
液态活检技术作为膀胱癌全程管理新思路,请您谈谈其发展前景如何?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存在哪些挑战?
秦卫军教授:膀胱癌可分为肌层浸润型膀胱癌与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因此具备多种诊疗方案,其中全程管理贯穿膀胱癌整个治疗过程,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是局限于膀胱粘膜层及固有层,且基层未见浸润的膀胱乳头状恶性肿瘤,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以电切为主,加膀胱灌注药物,但术后复发率较高,1年复发率最高可达60%,因此进行全程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肌层浸润型膀胱癌既往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全膀胱切除,推广根治手术;但近年保膀胱治疗方式逐渐兴起,在手术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联合放疗、化疗,需进行术前辅助、术后随访等,因此,全程管理在肌层浸润型膀胱癌,尤其是保膀胱治疗方式中至关重要。
液态活检技术近年研究前景较好,在全程管理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既往的膀胱癌复查主要围绕膀胱镜以及影像学的评估,其中膀胱镜检查对患者有创,患者接受程度较低;液态活检技术作为新型检查技术,可非侵入性取样,具有无创、可动态监测等优势,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患者接受程度较高,前景较好。但在目前阶段,液态活检技术仍存在挑战,在研发过程中,应注意其敏感度与特异度,以及炎症因素等的影响,提高诊断准确度。
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在膀胱癌领域的全程管理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克服?
秦卫军教授:膀胱癌易发生转移且在术后易复发,外科治疗方式很难达到临床治愈。为提高膀胱癌患者临床治愈率,应加强全程管理,包括提供高质量诊疗、规范术后随访等,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对于非肌层浸润型膀胱癌的全程管理,目前在城市内进展较好,手术治疗后按照疗程进行膀胱灌注、定期复查已经成为泌尿外科医生的共识。
对于肌层浸润型膀胱癌,目前在保膀胱治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上并未形成共识,此部分需国内外泌尿外科医生加强交流沟通。同时,国内也应研发一些新的无创的随访系统以完善全程管理,只有全程管理被完善,才能对患者的预后有更好地保障。
请您对“膀胱癌全程管理新思路:液态活检技术的应用”专场进行一下总结
秦卫军教授:目前国内具有许多优质的自主创新检测技术,包括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教授团队所做的尿液DNA甲基化检测,仅需50ml尿液即可无创诊断膀胱癌,敏感度达90%,在早期、微小、残留和复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显著优势;上海长海医院许传亮团队进行的液体活检相关研究,可通过低覆盖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尿液脱落细胞DNA拷贝数变异,基于尿液诊断尿路上皮癌,敏感度达80.4%,特异性可达94.9%,具备较好发展前景。当技术被研发问世后,还需进行进一步推广、验证,期待液态活检技术更加完善,能够进一步推动全程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