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副局长向院长索贿456万元;向民营医院院长索贿40万元“跑官”,新闻登上热搜
今天,一条新闻登上百度全国热搜,“卫生局副局长向院长索贿456万元”,与这个新闻一同出现的是:医政科长向民营医院院长索贿40万元“跑官”。
这个新闻,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很多人了解了卫生系统的权力之大、腐败之深,一个小小的科长,竟然“位高权重”,叱咤一方,权势滔天,肆意作为。
经法院审理查明,2011年至2022年,被告人唐辉利用其担任海城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海城市卫生局副局长的职务便利,索要或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给予的财物累计人民币519.2353万元
《法治周末》记者 刘希平
一名县级市的卫生局官员,将手中的行政审批权当成了“摇钱树”,小到家中日常开支,大到购房购铺开支,他都会向其管理对象索取。他甚至还向民营医院院长索取40万元的“跑官费”,用来给自己运作当副局长……
这名贪婪的卫生局官员名叫唐辉,系辽宁省海城市卫生健康局(以下简称:海城市卫生局)原副局长。6月26日,海城市人民法院对唐辉受贿、洗钱案作出一审判决。唐辉被法院认定犯受贿罪、洗钱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0年2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10万元。
索贿40万元运作“跑官”
县(市)级卫健局的医政科主要负责监督管理全县(市)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公立医院绩效评价、考核和评审等工作。
自从担任海城市卫生局医政科长和副局长后,唐辉便成了当地某些医院负责人攀附的对象。
成立于2011年的海城市某医院,是海城市的一家民营医院,该医院的投资建设者和院长为董某。2011年至2022年,唐辉利用其担任海城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海城市卫生局副局长的职务便利,违规审批该医院为精神病专科医院,并为该医院在医疗纠纷化解、定点评残、农合报销、日常监督检查等方面谋取利益。
之后,唐辉向董某索要海城市宁心医院30%的干股。同时,小到家中日常开支,大到购房购铺开支,唐辉都会向董某索取,累计索要贿赂款高达456.7353万元。
为了追求更大的权力,唐辉甚至还向董某索取钱财给其作为其运作“跑官”的经费。
2013年上半年,时任海城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的唐辉,以要运作当副局长为名分两次向董某索要40万元,后唐辉将此钱款交给其亲属为其运作当副局长。
行政审批权成“摇钱树”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唐辉在担任海城市卫生局副局长期间,将手中的行政审批权当成了“摇钱树”。
2020年7月,李某为使其开办的海城市某口腔门诊部执业登记许可顺利获得审批,送给唐辉2万元,后经唐辉签字同意,该门诊部获得该局批准。
每到中秋、春节等节日,当地一些医院的负责人都会给唐辉送来钱物,以图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得到唐辉的照顾。
2016年至2021年春节前、中秋节前,海城市某牙科诊所经营者赫某先后12次送给唐辉总计3.6万元;2020年3月,赫某以支持唐辉之子留学抗疫名义送给唐辉1万元,共计4.6万元。
除了送现金外,一些医院负责人还会送一些储值卡或者当地的土特产。2012年至2021年春节前,海城市某骨科医院院长李某先后10次送给唐辉价值1000元的牛庄馅饼和茶叶,财物总价值1万元。
经法院审理查明,2011年至2022年,被告人唐辉利用其担任海城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海城市卫生局副局长的职务便利,索要或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给予的财物累计人民币519.2353万元。
将贿赂款伪装成“借款”
这起卫生局副局长向院长索贿456万元的事件对社会和医疗系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下面是一些主要的影响方面:
1.社会信任破裂
这起严重受贿事件将进一步破坏公众对政府和医疗系统的信任。当社会大众对卫生系统的治理失去信心时,可能导致公众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公平性产生怀疑,损害人们的健康权益。
2.制度漏洞暴露
这起事件暴露出医疗体制中的腐败和不合规行为。相关部门和机构将被迫检讨现有的制度和管理机制,以修补漏洞,提高监管机制的有效性。这对于整个医疗系统的改革和提升至关重要。
3.警示作用
此类事件的公开曝光可以对其他潜在的腐败行为产生警示作用。它向那些可能试图从事腐败行为的人员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受贿是不可接受的,一旦曝光,将会受到惩罚。
4.促进反腐倡廉
这起事件可以促使社会各界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宣传。人们应更加关注道德和职业操守,以及对腐败行为的零容忍态度。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力度打击腐败现象,建立更加清廉的工作环境。
在处理卫生局副局长向院长索贿456万元的事件中,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来确保公正和公正。这起事件也提醒我们,腐败对社会和医疗系统的危害是巨大的,必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才能确保公平、透明和高效的医疗体系为人民服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