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指标三剑客】白介素6——炎症风暴“排头兵”
白细胞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在临床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参与多种临床疾病的病理过程,包括细菌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呼吸系统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炎、心血管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急性和慢性炎症疾病。
01IL-6 的前世今生
1980年,白介素-6(interleukin 6, IL-6)被Weissenbach发现,命名为β2干扰素,在之后的研究中IL-6不断被其他人发现并先后命名为杂交瘤/浆细胞瘤生长因子、B 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刺激因子等,直到这些细胞因子的基因被克隆出来后,才命名为IL-6。
炎症反应后,白介素6率先生成,产生后诱发产生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生成。细菌感染后IL-6迅速升高,PCT在2h后增加,而CRP在6h后才迅速增加。[1]
02IL-6 的临床应用
细菌感染导致IL-6升高的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
不同炎症性疾病,IL-6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细菌感染导致的IL-6升高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IL-6的水平随炎症和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逐渐升高;通过测定血中IL-6水平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评估炎症反应及感染患者的预后
与PCT和CRP相比,IL-6能更好的评估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能更快的反应抗生素治疗的效果。[2]
败血症及脓毒症的诊断
IL-6诊断脓毒症cut-off值设为250pg/mL时,其特异性高达94%。由于IL-6不经过胎盘,因此羊水中的IL-6水平检测有助于早期对新生儿感染进行诊断。IL-6敏感性很强,可以作为早产儿败血症诊断的可靠指标。
03IL-6 的参考值
04IL-6 的应用科室
急诊科
怀疑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鉴别诊断;
重症监护室(ICU)
脓毒血症的诊断、治疗效果监测等;
儿科/新生儿科
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疑似感染的鉴别诊断;
呼吸科
呼吸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治疗监测、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外科病房
手术后是否发生细菌感染的监测;
血液科
是否感染引起的发热、白细胞异常的鉴别诊断;
风湿免疫科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感染的鉴别诊断;
肿瘤科
放疗、化疗后是否感染引起的发热的鉴别诊断;
肾内科
肾炎、尿路感染的检查。
05IL-6 在新冠诊疗中的应用
新冠感染重型或危重型患者的高细胞因子血症或「细胞因子风暴 (CS)」以侵袭性高炎症免疫反应为特征并进一步诱导凝血风暴。
IL-6 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在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其在 COVID-19 重症患者发生的「细胞因子风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IL-6 是 ICU 内 COVID-19 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过量的 IL-6 会导致器官损伤,例如增加血管通透性和降低心肌收缩力。与 D-二聚体类似,IL-6 同样是 COVID-19 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IL-6 与 IL-10 可以预测疾病进展程度。在 COVID-19 患者中,危重组的血清 IL-6 和 IL-10 水平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组。
IL-6 水平可以预测呼吸衰竭,指导机械通气。有研究发现患者在患病期间的最高 IL-6 水平对预测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80 pg/mL 的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风险为 92%,较 IL-6 水平较低的患者高出 22 倍。
IL-6 阻断成为 COVID-19 治疗的重点。多版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对于重症「细胞因子风暴」患者均推荐在一定情况下可采取免疫治疗,即白细胞介素 6 (IL-6) 抑制剂 —— 托珠单抗,对于重型、危重型且实验室检测 IL-6 水平升高者可试用。
参考文献:
[1].Konrad Reinhart, Michael Meisner, Frank M. Brunkhorst. Markers for Sepsis Diagnosis: What is Useful? Crit Care Clin , 2006,22:503–519
[2].Dong Wook Jekarl , So-Young Lee , Jehoon Lee , Yeon-Joon Park , Yonggoo Kim, Jeong Ho Park ,Jung Hee Wee , Seung Pill Choi. Procalcitonin as a diagnostic marker and IL-6 as a prognostic marker for sepsis,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13, 75:342–347.
[3].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organ failure and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innovative therapies in sepsis.Crit Care Med 1992,20,864-874L. Bender, J. Thaarup, K. Varming, H. Krarup,S. Ellermann-Eriksen & F. Ebbesen. Early and late markers for the detection of 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 Dan Med Bull 2008;55:219-23
文章来源:李玲玲 胶州中心医院,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