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空白!我国首个黑蚱野生抚育和蝉蜕采收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发布实施
近日,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牵头,沛县手语金蝉养殖专业合作社等9家单位协作研究制订的《黑蚱野生抚育和蝉蜕采收技术规程》(标准编号:T/CATCM 018-2023)团体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中国中药协会正式发布实施。
黑蚱是常用中药材蝉蜕(黑蚱若虫羽化为成虫时蜕下的皮壳)的法定基原,其出土且尚未蜕壳的成熟若虫(熟称金蝉)更是营养丰富的风味美食。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蝉蜕和金蝉的需求量和价格均逐年增长。然而,品种混乱和标准低下影响了蝉蜕的药效安全和金蝉的风味营养,野生资源的过度捕捉将危及生态平衡,农民凭经验养殖以及传统采收方法效率低下,均难以满足中医药传承发展和人民风味美食的需求,急需发展规范化和规模化的人工抚育和采收加工产业。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李松林研究员课题组依托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在黑蚱天然分布区内的沛县鹿楼镇建立协作研究基地,经过5年努力,突破了蝉卵DNA分子鉴定、卵枝保存与孵化、蝉蚁殖种、蝉蜕采收加工和多指标质控等关键技术,构建了黑蚱野生抚育和蝉蜕采收加工技术体系,并在沛县鹿楼镇手语金蝉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实现了黑蚱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养殖。
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团队进一步经过专家质询立项、补充研究、草案起草、行业意见征求、修订完善、专家会审答辩等,成功制定了中国中药协会团体标准。
为了推动《黑蚱野生抚育和蝉蜕采收技术规程》更好贯彻执行,了解养殖户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疑问等,6月28日,李松林带领团队成员来到鹿楼镇,在镇政府领导支持下,进一步向金蝉养殖合作社成员宣讲《黑蚱野生抚育和蝉蜕采收技术规程》,商讨养殖户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黑蚱野生抚育和蝉蜕采收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和此次宣贯推介受到了中国新闻网以及光明网、人民日报、强国号、农林卫视等各级媒体的报道与关注,中国新闻网此条新闻浏览量更是突破100万。
《黑蚱野生抚育和蝉蜕采收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的实施,将对黑蚱野生抚育和蝉蜕采收加工的规范化和规模化,实现蝉蜕资源保障和质量稳定可控,提供了重要的规范性技术支撑。目前,鹿楼镇林下金蝉养殖面积已近5万亩,总产值近5亿元。相信该标准的实施推广,将进一步推动林下金蝉/蝉蜕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介绍
李松林
中药质量和代谢组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世中联中药饮片质量和中药分析专委会常务理事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新技术专委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药学会中药质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
研究方向:从事中药药效物质、质量控制和基于经方/验方的创新产品转化研究。近年来重点开展了金蝉/蝉蜕的生态养殖技术体系和产业化推广。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30多项。主持研发的创新中药实施转让,医院制剂获省药监局备案。主持创建的中药质控方法应用于法定标准。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科技处、宣传统战办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