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脏康复学组2023年学术年会顺利举行
近日,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脏康复学组2023年学术年会在重庆渝州宾馆顺利举行。会议开幕式由重医附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重庆市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罗素新教授主持,来自国内心血管病学及心脏康复领域的众多著名专家齐聚一堂,开展学术专题讲座,发布心脏康复操,线上线下3000余人共同探讨心脏康复领域的学术动态、双心康复进展及临床实践、心脏康复社区分级诊疗模式探索等相关热门话题。
本次大会由重庆市医学会主办,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脏康复学组、重医附一院、重庆市心脏康复中心联盟承办。会议旨在推动我市心脏康复中心建设、行业管理和学科发展,为正在建设或拟建设心脏康中心的医疗机构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创新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人才,加速形成科学有效的心血管病连续医疗服务,实现患者全程一体化管理。
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在线致辞。他表示,心脏康复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领域,希望能借助年会深入探讨心脏康复的前沿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心内科主任,心脏康复中心倡导者之一,心脏康复中心联盟主席徐亚伟教授发表致辞。他肯定了近年来重庆市在积极推动心脏康复事业方面的成果,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心脏康复领域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心脏康复科学、规范、创新发展。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曾春雨教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表示了欢迎,他指出心脏康复对于心衰、冠心病等心血管慢病患者的重要性,“如何让他们自信地、健康地回归到社会中去,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期望大家借此契机积极推动心脏康复的规范化建设。”
随后,大会举行了心脏康复操发布仪式。该康复操由重医附一院心血管内科创作。专家们在观看展演视频后,纷纷表示心脏康复操简单易学,对CCU和病房的患者进行一期康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据相关负责人透露,心脏康复操完整版将于近期发布,届时可通过重医附一院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宣传渠道观看。
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心脏康复中心负责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佘山院区泛血管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弭守玲教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刘伟静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李莹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张云梅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全教授等心脏康复领域资深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讲座分享。内容涉及心衰、冠心病等心血管慢病的心脏康复、体外反搏临床应用、心脏康复中心认证标准要点解读等领域,着重分享了在心脏康复领域的临床实践及学术动态。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不仅加强了学术上的交流合作,更有力推动了我市心脏康复的专业化发展和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了心血管病的连续医疗服务和医疗人才队伍的培养。接下来,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脏康复学组将全面落实心脏康复工作,继续为推动区域心脏康复中心的规范化发展奋斗,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媒体采访速递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哪一类群体最需要关注心脏康复呢?心脏康复的方式有哪些?
“心脏康复的目的是让心脏病患者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改善,优化患者的体力和精神状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再次发生。它一般是针对稳定性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冠脉搭桥术后以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重医附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重庆市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罗素新教授在采访中回答道,“心脏康复的方式包括运动锻炼、饮食注意、行为训练还有康复评估等等。这些方法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心脏不适的症状,让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最终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再住院以及死亡率。”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心脏康复操 让居家康复成为心血管慢病管理的关键一环
作为心脏康复操的参与者和创作者,重医附一院心血管内科心脏康复亚专科带头人之一杨盛兰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大概有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且绝大多数都是心血管慢病患者,对于这部分患者的规范化、长程化、闭环式的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而心脏康复就是闭环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结合目前医疗资源有限的现状,心脏康复操应运而生。每一位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在住院期间的一期康复以外,二三期居家康复也极为重要。利用心脏康复操,能让患者心脏康复的训练得以延续,同时也构建了心血管慢病管理全程化、闭环化的基层工作管理体系。”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结合社区工作实践 上下级联动推进社区心脏康复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显著增加,面对如此庞大的患病人群,推动社区心脏康复建设,合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对于缓解医疗资源紧缺、满足多层次心血管病患者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重庆市大渡口区跳磴镇卫生院院长、书记杜战表示:“社区首先面对的群体是人民群众。对于人民群众来讲,最好的方式就是宣传。我们可以利用慢病管理日,比如高血压日、糖尿病日以及家庭医生日等,走进社区宣传;其次可以结合日常的家庭医生团队,走进社区,以老百姓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最后可以加强与心脏康复中心的联盟合作,进行上下分级联动,使之有效地在社区得到推广。”
来源 | 心血管内科 重庆广电第1眼
编辑 | 李丹 姜佳妮
审核 | 罗素新 周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