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揭示神奇的唤醒麻醉

2023-07-24 16:47

唤醒麻醉技术还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相信将来的清醒麻醉技术,会在需要时继续拓宽适应证范围!

以下文章来源于胸科麻谭,作者张雨馨

本文由“胸科麻谭”授权转载   

唤醒麻醉

大多数做过手术的患者对麻醉的第一感觉可能就是:睡了一觉。因为在手术过程中,我们的患者是处于闭眼的无意识状态,术后对麻醉手术过程一切也不会有任何的记忆,就像睡了一觉一样的简单。而今天我们要介绍一种与众不同的麻醉方法:唤醒麻醉。唤醒麻醉,又叫术中唤醒,主要是指在手术进行过程中,于病变切除之前,将麻醉状态下的患者唤醒,使其配合手术医生的指令,同时联合电生理作用,以起到让手术医生能够精确判断病变组织与功能区的关系,并精确切除肿瘤组织,而降低对功能组织的损伤。  

唤醒麻醉的优势是什么?

评判一台手术的质量高低往往离不开结果,恢复和预后这三个因素,而这也是外科医生选择手术方式的最关注的内容。在一些特定手术如脑功能区胶质瘤的切除术中,唤醒麻醉已成为更受欢迎的标准疗法。

唤醒麻醉的优势如下:

1. 可以在切除颅脑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语言、运动、感觉功能区的正常功能;

2. 目前唤醒开颅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发症较少,即使有相关并发症发生,也可以很快得到纠正;

3. 患者术后恢复快,且术后生存质量较高、肿瘤患者的术后存活时间长。

唤醒麻醉是什么样的?

在起始阶段给予镇静药物,最常用的是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小剂量泵注,使患者达到能听指令但嗜睡、即一触即醒的麻醉状态,在清醒阶段停药,在最后阶段给予小剂量镇定镇静剂让患者充分休息。

概括来说就是浅镇静-清醒-功能测定定位-肿瘤切除-浅镇静-手术完成。其关键就是浅麻醉的把控。这种麻醉方式可以避免或减少全麻药物对人体生理的干扰、避免机械通气造成的伤害、避免或减少全麻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唤醒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唤醒麻醉的适应证:脑功能区占位及顽固性癫痫、脑深度核团和传导束定位、难治性中枢性疼痛的手术治疗、脑内重要功能区供血血管的手术、颅内微小病变手术

唤醒麻醉的相对禁忌证:对手术极度焦虑、恐惧者;长期服用镇静药、镇痛药,已成瘾者;病理性肥胖,体质指数(BMI)>35或合并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肿瘤与硬膜粘连明显,手术引起硬膜疼痛刺激明显者;不能耐受长时间固定体位,如合并脊柱关节炎的患者;有全身或重要器官感染者;重要脏器功能严重受损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唤醒麻醉的绝对禁忌证:术前严重颅内高压,已有脑疝者;术前有意识、交流、认知障碍者;术前未严格禁食水和饱胃患者;合并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和长期大量吸烟者;枕下后颅凹入路手术需要俯卧位者。  

唤醒麻醉的围术期管理难点?

患者的理解选择以及术中舒适程度:麻醉科医生需要在术前反复与患者沟通,让患者理解清醒开颅手术的过程,并愿意主动配合手术;在切口部位实施局部浸润麻醉或者头皮神经阻滞麻醉;当患者在术中口干不适时,可以少量饮水,这样做并不增加反流误吸的风险;患者有瘙痒不适症状时,我们要帮患者缓解;患者有任何术中不适时,我们要及时和有效的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麻醉深度的控制:这一点是最关键的技术。比较推崇的麻醉深度是——患者有点嗜睡但一叫即醒,这是一种浅麻醉状态。这种方法相对安全,减少了呼吸抑制等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镇静到清醒的转换快,减少了谵妄,躁动等不良反应。

并发症的处理:癫痫发作就是麻醉科医生在唤醒麻醉的开颅手术过程中很可能遇到的挑战,尤其在外科医生处理语言区肿瘤及运动区肿瘤时,遇到电刺激时癫痫发生的风险大大增加。应对措施为:冰盐水冲洗,多次尝试,如果冰盐水冲洗无效,可追加小剂量丙泊酚缓解症状。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还包括呼吸道阻塞与呼吸抑制、麻醉唤醒期躁动、高血压与心动过速、癫痫、恶心呕吐、颅内压升高、低温与寒战等,我们需要做好提前准备工作以便在意外出现时能够及时处理。

唤醒麻醉技术还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相信将来的清醒麻醉技术,会在需要时继续拓宽适应证范围!

免责声明:

本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END

编辑:MiSuper.米超

校对:Michel.米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并发症,麻醉,肿瘤,癫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