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植手术或吻合血管的皮瓣手术最好能用与体温相近的呋喃西林溶液换药,用酒精换药可要挨骂了。
伤口换药,简单而又复杂。快来看看这些换药处理细节,你做对了吗?
恰当的换药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不当的换药可能造成感染、创口不愈合等严重后果。换药有着一整套严格规范操作,也是预防术后手术切口感染不可忽略的环节。
换药概述
换药又称更换敷料,包括检查伤口、除去脓液和分泌物、清洁伤口及覆盖敷料,是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消除妨碍伤口愈合因素,促进伤口愈合的一项重要外科操作。
换药前准备
(一)充分了解伤口
1.创面的部位、大小、深浅;
2.伤腔内填塞纱布的数量;
3.引流物有无,是否拔除或更换;是否需要扩创或冲洗;
4.是否需要拆线或缝合等;
准备好换药材料,对病人精神状态,全身状况及换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均应详细了解充分准备。
(二)无菌准备
1.换药时必须戴好帽子口罩,换药前后要洗净双手,防止交叉感染;
2.换药应按一定顺序:先换无菌伤口或拆线伤口,后换感染伤口;先换感染轻的伤口,后换感染重或有脓腔的伤口;先换一般感染伤口,后换特殊感染伤口;
3.对有高度传染性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及绿脓杆菌感染等)的伤口换药时,应严格遵守隔离要求,医务人员应穿隔离衣,使用后的换药用具应分别给予处理,换下的敷料应予以焚毁,换药后,医务人员必须认真的消毒手部;
4.接触伤口的一切物品均应先经过灭菌处理;换下的敷料和用过的物品必须放到指定地点,不得乱扔;
5.换药时准备两把镊子,一把夹持换药碗内无菌物品,另一把夹持接触伤口的敷料,两者不可混乱,亦不可相互接触。
对于伤口严重感染患者,补充三条原则:
1.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死腔形成;
2.注意补充体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3.及时处理原发病,特别要留意机体有无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及电解质紊乱的情况。
(三)操作者、患者准备
1.操作者准备
①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
②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洗手。
2.病人准备
①首先向病人说明换药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不适反应,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理解支持与合作;
②让病人保持适当体位,要求既能很好暴露伤口,又能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安全、保暖、舒适的需要;
③尽力尊重病人隐私权。
3.换药盘及无菌敷料包准备
将无菌敷料及包平方于清洁换药盘(碗)上。包内放镊子两把,按需放适量消毒干脱脂纱布、盐水/酒精棉球应分开放置于消毒盘内,避免互相渗透。另一消毒盘(碗)准备盛放已用过的敷料。
4.换药频率
原则上敷料湿透即应换药。
①无菌伤口:首次第二日换药,若无异常征象,3天/次,可直到拆线;
②植皮术后:初次2-3天时,然后2-3天/次;
③感染伤口,每天换药至少一次。感染重、渗出多者每日可酌情增加次数。甚至4-5次。
常见伤口的换药处理
1.清洁伤口用碘伏消毒,刺激小,效果好;对于清洁、新生肉芽创面,还可加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减轻换药时患者的痛苦,并减少组织液渗出、丢失。
2.血供丰富,感染机会小的伤口可用生理盐水简单湿润一下,无菌覆料包扎即可。
3.对于有皮肤缺损的伤口,缺损区用盐水反复冲洗,周围可用碘伏常规消毒,消毒后,用盐水纱布或凡士林纱布覆盖。
盐水纱布有利于保持创面的新鲜干燥,凡士林纱布有利于创面的肉芽生长。
4.感染或污染伤口原则是引流排脓。当然感染伤口换药要做到每天一换。对化脓的切口换药时,一定要仔细擦掉切口处的脓苔,脓苔除去后要有轻微的血丝渗出,这样才有助于切口早日愈合。要充分引流,不宜填塞过紧,否则影响血供且不利引流;也可以用生理盐水纱条或者外敷抗生素。
5.褥疮、化脓性骨髓炎等感染伤口:碘伏消毒创口周围,而创口以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庆大霉素敷料覆盖。
6.切口的脂肪液化:在脂肪丰富的地方易出现脂肪液化,此时广泛的敞开切口(脂肪液化的区域全部打开),培养+药敏,加强换药。这样的切口要换很长时间,为了缩短时间,在初期消毒后在局部的皮下注射庆大霉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换药,待创口渗出少后油纱刺激肉芽生长,新鲜后二期缝合或蝴蝶胶布拉合。
7.久溃不愈的伤口,要采用中药换药。中医换药有其独到之处,但通常没有什么无菌观念。
例如:对于难愈性窦道(如脑部手术后,心脏搭桥术后或慢性骨髓炎引起的窦道,通常早期用八二丹或九一丹+红油膏,提腐去脓,后期用生肌散+红油膏收口,效果很好,即使是绿脓杆菌或耐药金葡菌感染都能很好治愈。
8.对污染性油性伤口,用松节油洗去油渍。
9.对于陈旧性肉芽创面:此种肉芽组织再生能力差(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有时呈陈旧性出血貌),周围组织不易愈合,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血,露出新鲜肉芽,外敷橡皮膏(此为中医去腐生肌之说,西医则将以双氧水冲洗达到去腐的目的)。如有脓液,应注意观察有无脓腔或窦道,注意患者体温变化。
10.肉芽水肿的伤口的换药:反复多次的伤口换药或不正规的换药操作很容易致使伤口肉芽水肿。
由于不健康的肉芽高出于皮肤造成伤口愈合困难。如出现上述创面变化,应采用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无菌剪刀剪掉高出于皮肤的不健康肉芽。局部出血多,压迫止血后,以硫酸镁粉剂或氯霉素粉剂均匀撒在出血的肉芽组织上,之后敷料盖油纱,纱布包扎(此时应用的药物采用粉剂能达到既能止血又能消炎的功效)。以后间隔3~4d用33%硫酸镁水溶液纱布(此时用水溶液便于组织吸收)块给以湿敷伤口。
对肉芽水肿创面应用33%硫酸镁换药。道理有二:其一,利用高涨硫酸镁可使水肿肉芽脱水;其二,镁离子有促进皮肤细胞再生长的作用,在脱水的过程中又保障供应了大量的镁离子。因此只要对水肿肉芽的治疗合理,就可加快该创面的愈合。亦可用糜蛋白酶湿敷,促进局部组织愈合。
11.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伤口:特点是脓液为淡绿色,有一种特殊的甜腥臭味,如果创面结痂,痂下积脓,有坏死组织的,要清除痂皮、脓液和坏死组织。烧伤创面早期绿脓感染可削痂植皮。也可用1%~2%苯氧乙醇湿敷,或用0.1%庆大霉素、1%磺胺嘧啶银、10%甲磺米隆等溶液湿敷。创面如较小可用3%醋酸、10%水合氯醛等溶液湿敷。
12.再植手术或吻合血管的皮瓣手术最好能用与体温相近的呋喃西林溶液换药,用酒精换药可要挨骂了;手指换药纱布应避免环形包扎,局部最好用碎纱布填充。
来 源 :外科护理综合整理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