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国作者 |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重度OSA合并高血压患者CPAP治疗期间的新降压预测指标

2023-07-24 11:32   BMJ

通过分析夜间呼吸事件相关的血压变异性,我们观察到并非所有呼吸事件都能引起明显的血压激增。

8051689983624953

主要发现

近日,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发表了一项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于合并高血压病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降压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研究表明,OSA夜间呼吸事件相关的血压变异性的高低是预判患者能否从CPAP中获得显著降压效益的可靠指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靖为通讯作者。

原文献信息:

New perspective on exploring the predictive factors of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during CPAP treatment in people with severe OSA and hypertension: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Meng Z, Chen Y, Yang T, et al.

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 2023;10:e001560.

doi: 10.1136/bmjresp-2022-001560

该前瞻性研究在2018年4月至2020年7月期间进行,共766例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打鼾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130例受试者。在行PSG监测时,同步使用基于脉搏传导时间测压法对受试者实行连续无创血压监测。计算血压变异性:呼吸事件发生时收缩压最高及最低值的差值来反映血压波动幅度(ΔBP);以每小时ΔBP>10 mmHg的次数作为血压指数。

36041689983625095 6201689983625497

根据血压指数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两组(高血压变异性组及低血压变异性组),经PSG确诊的重度OSA患者,次夜行CPAP压力滴定。所有的压力滴定均采用瑞思迈S9 VPAPTM Tx压力滴定系统,根据滴定压力给予患者4周CPAP治疗,分析比较血压参数和血清学指标。在初步评估后,对高血压变异性组的患者,行长达24个月的随访评估。

流程图如下:

84581689983625572

22331689983625787

患者基线资料

如表1所示,与低血压变异性组 (血压指数<36.2 次/h)相比,高血压变异性组(血压指数≥36.2次/h)的患者年龄较小、体型肥胖,表现出更为严重的OSA疾病严重程度,较高的睡眠期血压及夜间血压峰值。在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基础疾病以诊室收缩压、CPAP使用时间、平均CPAP压力和血清生物标志物方面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表1)。

6251689983625857

19851689983626050

4周随访评估

随访期间,11例受试者因各种原因随访丢失。最后,共119例受试者完成了为期4周的随访。结果表明,与基线相比,CPAP治疗4周后整体受试者的诊室收缩压下降3.8mmHg(95%CI:3.1-4.4);舒张压下降2.6mmHg(95%CI:2.1-3.2);睡眠期收缩压下降5.5mmHg(95%CI:4.3-6.7);舒张压下降3.0mmHg (95%CI:2.4-3.6)(均P<0.05)。然而,与低血压变异性组相比,高血压变异性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幅度更为明显:诊室收缩压(5.3mmHg 比 2.2mmHg,平均差:2.6 mmHg,95%CI:0.9-4.4, P=0.003);舒张压(4.0mmHg 比1.2mmHg,平均差:2.6mmHg ,95%CI:1.2-4.0,P<0.001),尤其是睡眠期收缩压(9.0mmHg比2.1mmHg,平均差:6.3mmHg,95%CI:3.2-9.3, P<0.001),而睡眠期舒张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1mmHg 比 1.9mmHg,平均差:1.6mmHg,95%CI:0-3.2, P=0.055)。在血清学标志物方面,两组的ET-1、IL-6、SOD较基线显著降低,而NE和AngII仅在高血压变异性组显著降低,在低血压变异性组无显著变化(见表2)。

46311689983626294

CPAP降压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如表3的回归方程所示,在整体研究样本中,血压指数与 CPAP降压幅度密切相关(诊室收缩压:β=0.485, P<0.001;舒张压:β= 0.427, P<0.001;平均动脉压:β=0.426, P<0.001;睡眠期收缩压:β=0.293, P=0.005;舒张压:β=0.337, P<0.001;平均动脉压:β=0.405, P<0.001)。而该研究并未发现CPAP降压幅度与AHI、CPAP依从性、有无嗜睡或基线血压值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59321689983626438

CPAP降压效益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如图3显示,CPAP诱导的NE相对变化与诊室血压(收缩压: r=0.357,舒张压:r=0.371,平均动脉压: r=0.536;均P <0.001)和睡眠期血压(收缩压: r=0.549, 舒张压: r=0.470, 平均动脉压: r=0.509;均 P < 0.001)下降呈线性正相关。相比之下,AngII仅与睡眠期血压相关(收缩压: r=0.549, P=0.001;舒张压: r=0.274, P=0.001; 平均动脉压: r=0.305, P<0.001),但与诊室血压无关。而该研究中并未发现CPAP降压效益与炎症指标的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下降等有关。

48451689983626590

24个月随访评估

在高血压变异性组受试者中,共30例受试者进入24个月的随访。其中2例CPAP依从性差,2例接受口服降压药治疗,1例拒绝参与,共5例受试者随访丢失。在第二次评估中,与基线相比,BMI未发生变化。基线时的诊室收缩压为151.4±8.2 mmHg,舒张压为98.0±7.1mmHg,在进行24个月CPAP治疗后,诊室收缩压降低至129.7±8.8mmHg,舒张压降低至85.3±5.7mmHg。诊室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分别下降了:21.7mmHg(95%CI:20.0-23.4);12.6mmHg(95%CI:10.5-14.8)以及15.6mmHg(95%CI:14.0-17.2),均P<0.001,睡眠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分别下降了31.4mmHg(95%CI:28.4-34.4);15.7mmHg(95%CI:13.4-17.9)以及21.1mmHg(95%CI:19.0-23.2),均P<0.001)。其中,经过24个月的CPAP治疗,60.0%的患者达到了最佳血压控制(诊室收缩压<130mmHg),血压<140/90mmHg的患者达到了83.3%。

总结:

通过分析夜间呼吸事件相关的血压变异性,我们观察到并非所有呼吸事件都能引起明显的血压激增。对于合并高血压病的重度OSA患者,只有高血压变异性的OSA患者可从CPAP治疗中获得明显的降压效益。由此,我们推测夜间呼吸事件相关血压变异性的高低可能是预判其能否从CPAP治疗中获得显著降压效益的重要指标。

作者简介

徐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徐靖团队主要致力于研究其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损害及相关机制。

关于 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

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 是Throax的开放获取姊妹刊,旨在发表呼吸医学、重症监护和睡眠医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

出版频率:连续出版 

创刊年:2013 

影响因子: 4.1 

网址:bmjopenrespres.bmj.com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高血压,睡眠期,受试者,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