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科创板创新力榜,联影、华大智造、天智航。。。

2023-07-23 12:00   器械之家

在“投入”上,这些公司在研发人才和资金上的大量投入为其创新成果奠定了基础。在“产出”上,他们的产品和技术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来源:器械之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部分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发布了“科创板开市 4 周年公司科创力评选榜单”。从“投入”“产出”“影响”三个维度及其中 12 个指标综合评估,共评选出 10 个榜单,100 家上榜企业。在医疗器械领域,共有联影医疗、翔宇医疗、微电生理、华大智造、天智航、纳微科技六家企业上榜。

其中“投入”维度包括3个指标: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费用总金额;

“产出”维度包括5个指标:知识产权授权量、高价值发明专利量、专利评分均值、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每千万元营业收入有效专利量;

“影响”维度则包括4个指标:三方专利量、基石专利量、重大奖项数量和累计标准制修订数量。

联影医疗

2022 年H2,联影医疗头顶“国产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第一股”的光环强势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当天总市值飙到1500亿,总募资109.88亿元,成为去年科创板最大规模的一笔IPO。

4141689983510116

在本次评选中,联影医疗上榜“科创板全球科创竞争力20强”总榜和“高端制造”分榜。

这得益于联影医疗多年来在研发方面高投入,从投入维度来看,联影医疗 2022 年研发费用 13.06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34.9%。研发人员 3088 人,占总人数 42.29%。

多年投入让联影医疗获得了超高的“产出”,共累积获得8677 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 5914 项,实用新型专利 1032 项。

截至目前,联影构建了包括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在内的完整产品线布局。

其DR系列产品中,高清低剂量三维断层成像数字化乳腺DR机——嫦娥uMammo890i,搭载星光3D影像平台及U-View智能融合2D技术,成就精细微剂量影像。星光三维断层成像,消除了组织影像重叠影响,提升了病灶和边缘可视化,展现乳房不同深度的位置结构信息,精准定位病灶,有效提高乳腺癌检出率,降低假阳性召回率。

翔宇医疗

翔宇医疗在本次的评分中上榜“专利转化创新力 TOP10”。

翔宇医疗注重研发,2022 年研发费用 924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4.70%。研发人员 434 人,占总人数 25.48%。累积获得1251 项知识产权, 获得 241 张医疗器械注册证。

99841689983510814

从产出维度来说,翔宇医疗多年来共累积获得1251 项知识产权, 获得 241 张医疗器械注册证。仅在 2022 年一年中就完成了 43 项产学研成果转化,其产学研合作数量、高校受让专利数量、专利转让次数等数据远远高于行业均值,这也让翔宇医疗上榜本次专利转化 TOP 榜。

翔宇医疗成立于 2002 年,是我国知名的康复医学器械制造商,产品覆盖康复评定、训练、理疗等康复医疗器械主要领域,涉及声疗、光疗、电疗、磁疗、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及康复评定等20个系列共计400余种产品。能够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残疾人康复中心、福利院、教育系统等机构以及家庭提供系列康复产品,是国内少数具有全系列康复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微电生理

微电生理在本次的评分中上榜“专利转化创新力 TOP10”。

微电生理是一家介入性医疗器械企业,其核心产品是心脏电生理介入设备及耗材。作为全球市场中少数同时完成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布局的厂商之一,2022年,微电生理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多效并举坚定全球化营销体系建设。

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通过加强境外市场调研,推进海外注册准入,积极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等方式,在全球30个国家实现商业化,含新拓展6个;14款产品在4个海外市场(国家及地区)首次获证,其中4款产品获得FDA注册许可;全年共计组织48场海外活动,其中组织参加7场国际学术交流会、26场国际专业培训。

45551689983511238

公司商业化能力逐步提升的背后离不开持续的技术创新投入,微电生理 2022 年研发费用 95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27%。研发人员 143 人,占总人数 29.48%。累积获得539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 271项,实用新型专利 110 项。实现了投入与产出的双增长,故而上榜。

华大智造

华大智造在本次的评分中上榜“专利转化创新力 TOP10”。

根据华大智造 22 年年度报告显示,华大智造 2022 年研发费用8.1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27%。研发人员 1010 人,占总人数 36%。累积获得1532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1123项,实用新型专利 114 项。

华大智造是华大集团旗下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以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为精准医疗、精准农业和精准健康等行业提供实时、全景、全生命周期的生命数字化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是全球三家能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企业之一。

2022 年,其产学研专利数量约为科创板均值 4 倍,以此上榜“专利转化创新力 TOP10”。

天智航

天智航在本次的评分中上榜“专精特新创新力 TOP10”。在该榜单,三大一级科创指标(投入、产出、影响)、11个二级科创指标标明,天智航是中国医疗手术机器人行业的领军者。

投入维度上,根据天智航 22 年年度报告显示,天智航 2022 年研发费用 1.2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1.7%。研发人员 128人,占总人数35.36%。

产出维度上,公司累积获得466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161项,实用新型专利205项。

作为中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天智航10余年来专注于骨科领域,旗下天玑系列骨科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其临床精度可以达到全球领先的0.8mm。

纳微科技

纳微科技在本次的评分中上榜“新材料 TOP10”。新材料也是纳微科技的主营业务,纳微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纳微科技 22 年年度报告显示,纳微科技 2022 年研发费用 1.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77.12%。研发人员 211人,占总人数25.73%。如此高的投入也带来了喜人的成绩,纳微科技的主营业务是高性能微球材料,这是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材料,其制备与应用被《科技日报》列为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纳微科技一举打破国外封锁,实现该材料国产化。纳微科技也因此上榜“新材料TOP10”。

在过去的四年中,科创板的发展可以说是砥砺前行,呈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联影医疗、翔宇医疗、微电生理、华大智造、天智航、纳微科技这六家企业,都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卓越的成就,跻身于科创力评选榜单之中。

这些企业的成功并非偶然。他们在“投入”、“产出”和“影响”三个维度上的出色表现,是他们长期以来坚持创新、瞄准行业前沿的成果。他们的医疗器械产品不仅在科技上拥有一流的水平,而且对市场有深刻的理解,能够满足和预见消费者的需求。

在“投入”上,这些公司在研发人才和资金上的大量投入为其创新成果奠定了基础。在“产出”上,他们的产品和技术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影响”上,他们通过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深刻影响,为整个社会健康领域带来了积极的变化。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科创板,天智航,医疗器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