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喜报丨我院荣获“2023年人工智能优秀技术创新奖”

2023-07-23 11:15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智慧医疗同时具备一个完整的电子病史,录入以后对建立健康档案都非常重要。目前,五官科医院已采集到近百万人次的专科视力档案、听力档案。

祝贺我院荣获2023年度人工智能优秀技术创新奖

五官科医院智能服务工作实践与探索

在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张江分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荣获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联合颁发的“2023年度人工智能优秀技术创新奖”。我院在大会上以视频方式展示医院智慧服务建设成果。

1481689982058541

1281689982058663

    医疗场景是上海数字化转型的首要场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以下简称“五官科医院”)作为数字化转型试点医院之一,自2021年起,在医院党政领导的支持和门办/互联网办、信息中心以及各医疗团队的积极配合下,将数字化融合在医院就医流程的不同场景,推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举措,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数字赋能五官诊疗服务》全流程

01 、智慧服务

25691689982058887

一、院前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

我院院前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于2020年8月26号成立,位于门诊楼前,该中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立足点,打造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不断优化就医服务流程,多措并举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与医疗服务。提供的服务包括:

一、便民服务提供的集中地。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导诊、咨询、便民设备租借、物品寄存、失物招领等服务。

二、线上线下流程咨询的枢纽。通过整合各院区、各楼层的门诊号源预约以及医技预约平台号源、检查、手术等预约服务,协助患者完成线上、线下就医流程,助力多院区一体化管理。

三、互联网分级诊疗对接桥梁。五官科医院与徐汇、黄浦、青浦、闵行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分级诊疗合作,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也为医联体内需要转诊五官科医院的社区签约居民提供号源预约的专项服务窗口。

四、为老服务及特殊患者帮助站。在数字化转型时代,便民服务中心更是一个针对老年患者及特殊群体服务的帮助专窗,树立老年友善服务理念,解决影响老年患者就诊的数字鸿沟问题,协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二、融合数字1.0、2.0、3.0项目,提供患者便捷就医

积极响应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理念,落实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五官科医院始终走在全市医院智慧医院前列,通过先试先行,全面创新,数字化转型各个项目率先落地,深度融合门诊就医全流程,突出表现获得上级单位好评,医院连续两年获得“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项目专科第一,综合第二的好成绩。

融合数字1.0、2.0联动打造患者就诊途径,其中数字化转型1.0、2.0项目包括:

精准预约、智能预问诊、互联互通互认、医疗付费“一件事”、电子病历卡、查询核酸检测、智慧急救上车即入院。

门诊智能分诊导诊、智能院内导航、智能识别通行、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智能诊后管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药代煎配送、便民“一键呼救”。

2023年五官科医院全市率先完成数字化转型3.0建设工作,打造云客服、云导诊、云陪诊服务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云客服通过人机对话模式,高效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提供准确有效的引导。

云导诊和云陪诊通过引擎分析及底层数据库支持,结合患者的就医信息以及元宇宙数字孪生技术的院内沉浸式导航,提供一站式的行程跟踪规划,为患者提供时间、地点、服务、信息全方位的自助就医导诊服务。

为患者提供准确有效的导诊信息,加强患者与诊疗空间的信息互通、就诊服务的上下联动。

三、数字化转型特色项目

AI智能导诊分诊(融合1.0、2.0项目)

AI智能导诊分诊基于智能化引擎支持,对预约资源及服务进行前置分流,支持多路径服务推荐。

通过诊前人机对话形式,采集并分析患者提供的个人信息和症状,精准预约到正确科室及医生;

当预约医生无号源时,能够智能推荐其他有号源同学科组医生(跨院区),通过上传病情资料审核后精准加号;

对于满号源的医生向患者提供候补机制,避免了取消号源或者爽约等情况导致的号源浪费。

智能预问诊(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和问诊质量)

智能预问诊通过就诊前一日推送,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填写病历信息,系统自动识别形成病历文书。

患者就诊当天,医生端可直接通过相对规范化的病情概况录入病史,提高接诊效率,自上线以来预问诊广受患者好评,累积量近50万人次。

电子病历(随身带随时查)

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的后结构化管理,实现预问诊转录及电子病历的安全管理,形成患者全流程的就医服务和保障。患者可在就医24小时后于手机端(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查询电子病历,做到随身带随时查。

一部手机完成整个就医流程进入移动支付新阶段)

五官科医院实现以一部手机完成整个就医流程,完成门诊号源预约、线上签到、线上缴费(含医保支付)、检查预约、检查结果查询、即时电子发票打印、电子病历查询、在线咨询、慢病续方的整个就医流程,极大地缩短了患者挂号、缴费、候诊、取药时间,让群众有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02、智慧医疗

一、探索医疗元宇宙项目,创建数字孪生医院

沉浸式导航(AR实景展示)

院内沉浸式导航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提供三维仿真实景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院内导航应用,为患者提供精确定位、快速搜索、语音导航、距离测算、路线规划、轨迹数据、位置共享、三维实景等服务,为医院建成一套高精度高可用的方便多院区就诊及管理的医院智能导诊、智能位置服务定位、沉浸式导航服务。

就医过程中通过对院内患者推送实时定位、诊室位置等信息,并配合就医流程的引导进行实时就医规划,提供最优就诊路径,解决患者院内“寻路难”、“往返跑”烦恼,进一步提升患者院内就医通行效率。

依托VR以及3D科普

五官疾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非常大,眼耳鼻喉各器官与组织结构又很复杂,为了普及大众对五官科常见病的理解和提高对五官健康的关注,依托VR以及3D建模技术、虚拟现实交互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体验者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和体验平台。通过声临其境的亲身体验来帮助大众建立五官健康意识、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等。

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检测系统和智能眼底照相机

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检测系统和智能眼底照相机,仅需30秒,患者就能自助拍摄眼底彩照。系统利用大数据和AI分析技术,快速分析患者视网膜情况,并预测心血管、老年痴呆等多种慢病风险。

AI气道评估

AI气道评估通过元宇宙与人工智能技术,虚实结合,提供精准、快速与便捷的困难气道筛查诊疗方法,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气道管理方案,最大程度地保障麻醉与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也为临床技能培训和远程医疗带来了富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二、互联网医院2.0建设

自五官科医院上线互联网医院以来,医院一直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深度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现有互联网诊疗基础包括普通门诊、专科诊疗、专家诊疗、特需诊疗,还开设了人气医生和教授团队。在服务时间上做到开设夜门诊、双休日、节假日门诊,做到365天全年无休。同时围绕医院的49个专病中心形成线上专病诊疗服务。

2023年以来的互联网医院2.0建设,更是针对疑难杂症、特殊疾病建设线上数字MDT项目(疑难杂症多学科诊疗),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打通线上复杂疾病的就诊路径。

截至2023年7月,互联网医院已累计接诊近40万人次,单科接诊量、周互联网服务量、年互联网服务量、周互联网处方量均保持全市第一。

“院长在线365”及配药四部曲

开通“院长在线365”为肿瘤、手术以及其他疑难病症而挂不上号的患者开通紧急诊治的绿色通道。创新配药四部曲——无接触门诊配药、数字导航定位院区、首创取药码全市推广和药店自提,方便患者配药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MDT门诊

MDT(multi-disciplinary team),多学协作诊疗模式,指多个学科专家合作组成团队共同为病人制定整体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避免患者多次就诊,减少检查所需的时间。

互联网医院不断开拓创新,整合院内外优势学科,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建设互联网MDT门诊,该门诊打破传统MDT门诊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医生的限制,不同院区的医生可以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通过PC端、手机端等多终端随时发起,最快时间安排MDT会诊。

互联网MDT改进了相关举措,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隐私性兼顾的原则,对患者检查内容进行规范化、权限性可查阅。从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考虑,设计了“患者端+医生端”双端口,入口虽然不同,但内容、功能、操作等每步环节,既独立又保持动态的一致性。步骤流程的“可视化亮灯“设计,让患者端能一目了然看到“亮灯的步骤树结构”,明确下一步操作。互联网MDT门诊的开展让患者,尤其是疑难杂症的患者可以得到及时诊治,减少就医费用,提高疾病治愈率。

线上MDT门诊开设名单

头颈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

鼻咽癌MDT联合门诊

复杂疑难咽喉疾病多学科会诊

侧颅底肿瘤中心多学科联合门诊

头颈肿瘤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通过头颈外科、放疗科、肿瘤化疗、放射科和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门诊,科学应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免疫、生物治疗等手段,由专家组根据每位肿瘤患者的具体病情提供最合理有效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从而减少患者多次就医的繁琐,节约诊疗时间和医疗费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鼻咽癌MDT联合门诊:鼻咽癌是原发在鼻咽部位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发生部位相对比较隐蔽,症状多变或不明显,常常会被患者疏忽,并且由于鼻咽颅底解剖结构复杂,血管神经纵横交错,视觉、听觉、嗅觉、呼吸、吞咽等生命和生活相关的重要功能器官集中,鼻咽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常涉及多个医学专业,需多学科联合协作。为方便鼻咽癌患者获得快速精准、系统性的诊疗,我院特设立鼻咽癌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MDT)。该MDT团队由放疗科、鼻颅底外科、影像科、耳科、眼科、检验科、口腔科、营养科的多位专家组成。团队成员长期致力于鼻咽癌的诊断、鉴别和临床治疗以及预后的康复治疗。

复杂疑难咽喉疾病多学科会诊:复发声带白斑、癌变声带白斑、复发喉乳头状瘤、声带术后粘连、喉气管狭窄、咽部粘连狭窄、声带麻痹、咽旁肿瘤、扁桃体癌、喉癌、喉咽癌等都是复杂疑难咽喉疾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在这些疑难咽喉疾病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其中复发癌变声带白斑治疗、喉癌微创手术、喉癌和喉咽癌发音功能保留手术、无喉患者发声功能康复与重建等具有独突优势。

侧颅底肿瘤中心多学科联合门诊:我院侧颅底肿瘤中心团队在耳鼻喉科研究院副院长袁雅生主任带领下,长期从事侧颅底肿瘤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在侧颅底肿瘤手术及重大血管和神经功能修复重建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团队擅长面神经瘤、听神经瘤、腮腺肿瘤、颞骨肿瘤和颈静脉球体瘤等侧颅底肿瘤的诊治及面神经修复重建、听力重建、各种耳聋、耳鸣、眩晕及中耳炎诊治,涵盖耳显微外科、耳神经颅底外科、听力重建外科、面神经外科、骨外科、眩晕外科等。在听觉重建方面,打破传统手术方式限制、结合颅底内镜技术首次提出了“耳蜗颈内动脉解剖间隙”概念,设计出保全听觉功能的新手术路径。在面神经功能重建方面,首次提出了侧颅底肿瘤手术中行一期跨颅内外面神经移植或二期面神经-舌下神经端侧吻合技术修复面神经的可行性。在听觉损伤修复机制方面,首次提出外周听觉损伤后中枢听觉功能增益的新理论,为中枢听觉的可塑性调节及听觉功能重建提供了新策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杂志子刊Neuron上并被他引一百多次。听神经瘤手术中常规进行面神经监测,保听手术进行听力监测。内镜辅助常规应用于经乙状窦后、经颅中窝径路听神经瘤手术中。经颅中窝径路小型听神经瘤的面神经功能保存率超过90%,听力保存率达60%,迷路径路面神经功能保留率、经乙状窦后径路面听神经功能保存率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高位颅底面神经瘤手术后的面神经功能重建和听觉功能重建均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三、互联网分级诊疗

自2021年1月起,五官科医院积极响应上海市卫健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号召,积极推动互联网分级诊疗,发挥医院的49个专病中心作用,形成专病学科网,围绕重点疾病及学科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从远程会诊、远程诊疗和远程直播方面发挥互联网分级诊疗新势能。贯通医院信息系统,病例资料实时传输,实现互联互通互认。轻症患者留在当地,给予治疗意见,对接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远程平台,将医院特色药品配送到全国各地,实现药品外配。疑难杂症、罕见病患者可以通过绿色通道转诊,进一步治疗。

与全国9省(市)16个地区的23家医院以及2家远程诊疗平台签订互联网分级诊疗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区域医疗均衡布局。

利用自主研发的5G+裸眼3D裂隙灯显微镜远程诊断系统、眼科AI系统实时采集裂隙灯显微镜下的患者眼部高清晰度数字化3D图像,通过5G高速网络实时传输,结合AI技术辅助并指示病灶的范围、性质、与邻近组织的层次关系,专家可以进行远程教学指导。

同时医院定期开展远程直播(目前60余期),覆盖医联体内所有医院,累积播放量达到8万余人次;开展互联网科普直播101期,观看次数达到近50万。

四、五官健康档案

智慧医疗同时具备一个完整的电子病史,录入以后对建立健康档案都非常重要。目前,五官科医院已采集到近百万人次的专科视力档案、听力档案。

运用健康云以及相关大数据分析工具,对五官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的整合工作进行风险以及质量安全控制,落实和完善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实践,优化管理流程。在健康档案的基础上,有效进行儿童全生命周期管理。

03、智慧管理

智慧管理的创新实践是五官科依托大数据技术,创新管理思维,打造可视化的院长驾驶舱,多院区、同质化管理,实时监控门诊、住院、手术、科研等各类数据,围绕各部门、各科室、多层次、精细化等核心关键管理指标进行分析展现,用数据辅助管理决策,实现多院区同质化管理,为医院运营管理提能增效。

end

供稿、供图 |互联网医院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五官科医院,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互联网,MDT,鼻咽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